[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巧手工“织”出五彩致富路
长城网邢台5月22日电(记者 齐彦红 通讯员 王乐)“栩栩如生的老虎枕头、精致细腻的动物鞋饰……”在南和县闫里乡段村的瑞藏手工厂里,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让人应接不暇。 心灵手巧的侯瑞藏是这家厂子的负责人。今年37岁的她原本像许多农家女一样过着相夫教子的平凡生活,但心思聪颖的她瞄准商机,自2006年开始经营小手工业,办起了属于自己的手工坊,8年间,由于能吃苦,善经营,她的生产规模逐渐扩大,品种增加到20多种,毛线鞋、小棉衣、老虎枕头、儿童睡袋等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瞄准商机,将爱好做成事业 “从小就喜欢做一些手工品,结婚后,也跟着同村手艺好的人学过一些钩法”,谈起创业的初衷,侯瑞藏也觉得有些偶然,起先是因为孩子小,她便在照顾孩子之余,织一些手工鞋给孩子穿,时间久了,织得有剩余,她便开始在本村出售,因为花样多,手法细腻,周边村慕名来她这买鞋的人越来越多,她便考虑着开办一个小作坊,说干就干,她买来1台缝纫机器,招录2名工人,开始扩大产品产量,渐渐生产得鞋子多了,她便开始趁着别村过会赶集的时候出摊,几乎每次都有很好的销路。不满足于此的侯瑞藏又不断琢磨着将生意做大,陆续增加机器、工人,开始大批量生产,产量由原来每天的十多件增加到了现在的1000多件。 有了产品,还要有销路,于是她又奔跑南和、鸡泽、永年等周边县市,甚至一个人奔走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市场,提着十几斤重的一麻袋鞋,她在市场一站就是一天,“要挨个观察,看哪家流动人员多,哪家老板热情生意多,货比三家后才能放心把产品放到他那试卖。”谈起跑销经验,侯瑞藏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为了销量,她可以对一些好商家“三顾茅庐”,甚至不计成本,将产品“白手”放在商家。凭着执着的干劲和优质的产品,渐渐地,找侯瑞藏订货的客户越来越多,她的销路越来越广,现在她的厂子每天可销售鞋子1000余双,衣服等600余件。 2012年,经过不断地沟通洽谈,侯瑞藏的鞋品也终于可以作为外贸产品远销国外。于是,她又借机在鸡泽、永年等县设置了加工点,产量规模得到不断扩大。 精益求精,把产品当做作品 “做手工品,一定要有创新,有别人没有的特点才会吸引更多的客户”。凭着一股执着认真劲,仅在鞋样上,她就摸索出20余种色彩缤纷、款式独特的毛线鞋品。 侯瑞藏告诉记者,每年到了腊月的时候,别人都开始往家跑,她却用上一整个月的时间往外跑,“老呆在家里,花样上就不会翻新,时间长了,人家就会把你比下去。”瑞藏说,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她会到周边县市区的各处红火市场观摩学习新花样,一些新奇的样式,她只要看一遍,就能琢磨出钩织的技巧,回到家再在自己的产品上进行实验翻新。不断的创新赋予了产品不竭的生命力和灵动力,瑞藏的产品也在创新中变得更有实力。 创新是源泉,而质量更是根本。在不断拓宽新品种的同时,瑞藏还严把质量关,确保产品从技术上过关达标。由于招录的工人大都是留守在家的农家妇女,长期干农活使得大家的手粗糙茧厚,这样的手在钩织毛线品时极易钩丝、磨损,产生次品,侯瑞藏在细心揣摩后,为工人专门配备了手套,防止了磨损现象的发生。 引领就业,带动500姐妹共致富 “看,这儿要这样编……”,在厂子里,侯瑞藏不断地穿梭于众多“学生”之中。在她这里打工的人可以对照自己喜欢的手工艺品款式,免费学习各种钩织技艺,直至学会,满意“毕业”。 “在这里能培养自己的兴趣,还可以赚点外快。”正在这里学习织法的岳丽说道。为了照顾2个孩子和婆婆,她一直在家呆着,没有外出。自从到这个厂子打工后,自己就成为了这里的一个“员工”。只要学会编织技术后,原材料可以带回家做,既不耽误照顾老人,也不耽误接送孩子,每月挣2000余元的手工费,怎么也比在家里闲着乱逛强。 统一购买机械、统一对工人进行免费技术培训,统一供给加工原料,统一进行产品销售——瑞藏的厂子实行四统一的经营模式,吸纳就业人数较多,资金设备投入较少、风险相对较小、随时随地都可开展,她的厂子为周边村留守妇女提供了一条新的致富路,目前,在侯瑞藏的带动下,已有500多名妇女加入了她的手工队伍,根据她们的加工件数,每人每天可获取50—100元不等的收入。 手工小工艺,就业大舞台。如今侯瑞藏的编织生意越做越大,下一步,她还打算进一步增加联系厂家,建立起专业合作社,扩大业务量,使更多的妇女从中受益。 |
关键词:致富路,手工艺品,引领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