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9年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前列
原标题:2049年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前列 □本报记者张维 国务院今日发布《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提出立足国情,立足现实,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自主创新能力弱制约制造业步伐 近十年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总体规模大幅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不仅对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成为支撑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 2014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达到22.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5.85%。我国共有100家企业入选“财富世界500强”,其中制造业企业56家(不含港澳台),连续两年成为世界500强企业数仅次于美国(130多家)的第二大国。 在近日召开的“中欧知识产权论坛——技术文化创新的法律保护”上,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平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创新能力不足是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国际市场上,别人能记住我们的更多的是made in China,而不是made in哪个公司。”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是目前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 此外,产品档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信息化水平不高,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企业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都制约着中国迈向制造强国。 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决策 在《中国制造2025》确立的基本方针中,创新驱动被置于首位的重要位置。《中国制造2025》要求,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该文件要求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推进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充分吸纳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的决策和实施。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研究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指导意见,建立完善科技成果信息发布和共享平台,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推动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健全科技成果科学评估和市场定价机制。 推进国防知识产权解密运用 《中国制造2025》明确,加强制造业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储备,构建产业化导向的专利组合和战略布局。鼓励和支持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培育一批具备知识产权综合实力的优势企业,支持组建知识产权联盟,推动市场主体开展知识产权协同运用。稳妥推进国防知识产权解密和市场化应用。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评议机制,鼓励和支持行业骨干企业与专业机构在重点领域合作开展专利评估、收购、运营、风险预警与应对。构建知识产权综合运用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开展跨国知识产权许可。 本报北京5月19日讯 (来源:法制日报) |
关键词:强国战略,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发展,制造业企业,中国制造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