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路怒族”重新审视文明社会的理性与宽容
5月初的道路上,脾气火爆的“路怒族”不少。些微小事,就要暴力解决,在国富民强的今天,文明扫地。“路怒族”身上弥漫的这股戾气从哪来?文明社会的理性与宽容如何体现?恰在这些沿途小事上。 5月3日,成都市卢女士所驾车辆因“突然变道”,被一红色polo车逼停,并遭到对方男性车主暴打,致其右肩骨折、脑震荡。 5月3日,北京西直门附近交大东路上两辆车发生轻微碰撞,事故本身并不严重,但两辆车上冲出数名男女,发生了激烈争吵并相互推搡,最终造成打斗。 五一小长假尾声,晚上9点多,在昆明昆石高速阳宗海往昆明方向,一名奔驰司机收费站插队引发冲突,追出数里后撞死一老人。 因“路怒症”滋生的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在陕西西安,小车称公交车挡了路,两男子逼停公交车后上车暴打司机,司机的鼻梁骨被打断;在甘肃兰州,一辆奥迪车欲停在医院应急通道被阻拦,女司机下车用膝盖和高跟鞋狠撞狠踹保安…… 无论是知书达礼的小资,还是风度翩翩的白领,当他们握紧方向盘时,都容易变得脾气火爆、乱飙脏话。这种通病在汽车社会见怪不怪,此即所谓“路怒症”。新闻事件中的各个“暴力”司机,无疑是“路怒症”的典型患者。 由“路怒个人”到“路怒族”,可以说“路怒”非单一现象。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城市拥堵与司机驾驶焦虑调研》显示,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随机选取的900名司机中,35%的司机称自己属于“路怒族”。而他们表现出来的“路躁”情绪源于驾驶中面临的各种压力,比如:交通拥堵、恶劣天气、车辆事故、其他司机的野蛮驾驶行为等。 对近日“有视频有真相”的“暴打女司机事件”,很多网友无视暴行甚至为之叫好。这些是非不分、良莠不辨的评论,实在让人不寒而栗。为暴打女司机叫好,不仅是为暴行鼓掌,也不仅是性别歧视,更是戾气弥漫的体现。为什么如此简单的是非判断,却不能让围观者达成基本的共识?崇尚暴力解决问题的人,怎么可能真正将交通规则放在眼里?批评别人不文明驾驶,自己却在为暴行叫好,在这样的双重标准下,所谓文明无非是强者给弱者定下的规矩而已。 马路丛林法则,社会暴戾之气,不仅体现在“路怒族”身上,也体现在围观者身上。可以看到,在很多社会问题和公共事件上,网络都扮演着“情绪放大器”的角色,将网络愤怒叠加到其他愤怒之上,以正义的名义去消费其他情绪。由“愤怒的司机”到“愤怒的网络围观者”,社会戾气被发酵膨胀,危害极大。“路怒”到“网怒”,也见证了舆论冷暴力的杀伤力。一个人的暴戾,既肇端于这个社会,又加害于这个社会;而要改变社会的暴戾弥漫,每个围观者都要反躬自省。 在日常生活中,“路怒族”不时进入公众视线:焦躁狂按喇叭、对路人一阵狂骂、较劲飙车甚至有打人的冲动,作为一种“阵发型暴怒障碍”,“路怒族”固然有个人性格的因素,也与当下一些不良社会心态密不可分。 著名社会学家夏学銮认为,时代决定心态,心态映照时代。我们这个时代是财富时代,与财富时代相对应的心态是炫富与哭穷;我们这个时代是速成时代,与速成时代相对应的心态是浮躁与喧嚣;我们这个时代是娱乐时代,与娱乐时代相对应的心态是娱乐与忽悠……在经济市场化、人口流动化的陌生人社会,麻木、冷漠和暴戾等不良心态杂糅,共同构成了“路怒族”的心理底色。 在社会转型时期,急剧的社会变迁,会导致物质文化和非物质的适应性文化在变迁速度上存在的时差。激烈的社会竞争、沉重的生活压力、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每一个人都身不由己地被裹挟在现代化进程之中。当内心焦虑、内部压力找不到制度化、常态化的“安全阀”,当紧张、负面情绪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纾解,心理处于“亚健康”的人们便通过一种失范的途径释放出来。 人们常常为自己的失范行为找到理由,哪怕是自欺欺人的理由,对恶行的默认甚至是纵容很难说不是一种必然。“路怒族”言行出格说轻一点是缺乏情绪管理和自我调节能力,说重一点就是麻木、冷漠、浮躁、焦虑、暴戾等不良社会心态的集中呈现。 但行车途中,自有相关交通法规来管束,无论如何都不应付诸暴力。在现代法治语境下,任何任性的“以恶制恶”滥施私刑行为,都是非法的,必须受到法律制裁,应该让交通法规的约束力内化成一种自觉行为。 汽车文明跟整个社会的文明进程有关。由“路怒族”重新审视文明社会的理性与宽容,事实上也折射出汽车文明的不足。消减“路怒族”不能单纯依靠个体的自我救赎,也离不开制度化、常态化“安全阀”机制,离不开整个社会的文明风气。当人们的消极、负面情绪得到纾解,当理性和宽容成为一种习惯,“路怒族”才会越来越少,我们的生活才会更有品质、更有安全感。 要善于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根据自己的喜好,平日里打打球、健身、跑步”,做一些“在阳光下的运动”。 上车之前,就要调整自己的情绪,把情绪留在车外,告诉自己开车去哪里的目的,也可以写张纸条做提醒。 上车后,可以放点轻松愉快的音乐,当然,有些植物的芳香,比如,牡丹、玫瑰,也是可以舒缓情绪的,可以放到车里或者当茶喝。 要调整心态,坦然面对堵车,“可以试试深呼吸,也就是‘醒着的睡眠’”。 假如碰到有人挑衅,要学会稳住自己情绪,告诉自己此行的目的,在起冲突前数几个数。 最后,一切都解决不好,严重影响他人生活,看看心理医生是个选择。(综合中青报、广州日报、新京报等,吴丽娜整理报道) “野蛮变道引发血案”凸显汽车社会文明短板 为暴打女司机叫好让人不寒而栗 成都女司机遭男子暴打 已住院治疗 |
关键词:路怒族,社会竞争,暴力,暴打,安全阀,社会心态,社会变迁,女司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