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看黄山30多年来地质遗产保护与管理

来源: 中国网 作者: 2015-04-23 10:56:35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黄山之秋

受“海洋休渔期”和“封山育林”的启发,黄山管理者和资源保护专家们提出了景区“轮休”的大胆设想,于上世纪90年代封闭始信峰,在国内首创景点“轮休”,有效恢复受损林木植被,改善“疲劳”景区的生态环境。建立“预测、预约、预报”调控机制,核定日最大容量。通过综合整治、绿化美化、水土保持、地质灾害治理、封闭轮休等一系列措施,景区的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70年代的56%提高到现在的84.7%,植被覆盖率则达到了93%。

为了保护环境,黄山风景区实行环保工作“一票否决”制。近些年来,景区通过不断探索和大量实践,出台一系列节能减排措施:改变燃料结构、车辆统一换乘、外迁办公和生活区、净菜净物上山、垃圾洗涤下山、开发绿色环保旅游纪念品,运用节能技术和设备、创建“绿色饭店”等;景区空气负氧离子瞬间峰值达到26.7万个,pm2.5日均浓度最小值为2微克/立方米。

坚持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保护并重的原则。修缮了一批古建筑,公布了首批41处重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名录,出台了《黄山风景区文物保护暂行规定》。加强地质科普教育,兴建地质博物馆,通过丰富的声、光、电手段、4d影片以及地质标本向游客展示黄山地质遗迹景观的科学和美学价值;新编“导游知识读本”,出版《黄山植物》、《黄山珍稀植物》、《黄山野生动物》等书籍。

从2004年起,黄山风景区每年从门票收入中提取10%作为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用于实施遗产保护类项目。“十一五”期间,累计投入遗产保护资金7亿多元,遗产保护经费年均增长30%,增幅高于景区收入增长15个百分点。

关键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世界遗产公约,1983年,世界地质公园,世界地球

责任编辑:trave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