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考乱象:个别考官的灰色收入相当于一个驾校的收入
打破垄断改变驾培市场畸形供需状况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施莉珏等人认为,驾培行业和驾考行为种种乱象屡禁不止的背后,是驾培市场供需状况的畸形。由于驾校审批制的存在,驾校资源的供给仍然处于行政垄断之下。 尽管驾培行业已实现名义上的市场化,但“市场化需求”不敌“垄断式供给”,各地严控驾校数量,学车基本上都要排队,等待3个月以上是很正常的。上海环卫驾校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每个教练一年只能带44个学生,而报名的人又这么多,只能排队等。” 与此同时,驾校资源的供给却长期处于“压制”状态。上海市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处发布的公报显示,2012至2014年,上海市驾驶员培训机构的数量从194户增加到203户,3年仅增加不到5%,而教练车数量从1.69万辆增加到1.78万辆,也仅增长5.3%。 “在现行的驾校审批制度下,驾培行业根本不能形成充分的市场竞争。”复旦大学产业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范剑勇认为,这意味着所谓市场化经营仍然带有资源垄断的色彩。 相关专家建议:一、打破驾校审批制度,有效增加驾培市场供给。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李红昌说:“在市场服务的提供者和需求者之上凌驾的一道‘牌照’,是市场生态出现扭曲的主因。”上海市商业经济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齐晓斋认为,应当让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到驾培市场中来,实现充分的市场竞争。 二、加快驾考改革,允许个人自主申请驾考。近年来,南京、深圳等地陆续出现考生因自主申请驾考未获批准而提起行政诉讼,驾照自学自考已成为一种强烈的社会呼声。李红昌等人认为,事实上,驾照申请人只要能够通过车管所组织的考试,就应当取得驾驶资格,而未必非要经过驾校的培训。建议加快推动驾驶人培训考试改革,让驾照自学自考尽早成为现实。 三、提升驾考电子化程度,强化外部监督。长期以来车管所内部比较封闭,缺乏外部监督,同时这一机构掌握着驾考监管、通过等权力,容易产生利益寻租。泉州一家驾校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7月该市科目三实现电子化考试后,考官收受红包行为大幅减少。现在泉州因各种原因难以通过考试的考生便到广东、江西等省部分地区驾校报考,花费1.5万元就可以拿到驾照。有关专家建议,尽快推广并提升驾考电子化程度,采取切实有效举措减少驾考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同时加大对车管所系统的纪律监督和社会监督,防范驾考腐败案件的发生。 |
关键词:驾考,驾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