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支教深山 为留守儿童搭建爱心桥

来源: 燕赵晚报 作者: 孟醒石 2015-03-10 09:13:59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百篇日志

  关注西部留守儿童

  来石家小学任教的第一个学期,段翠君几乎是在迷茫和哭泣中度过的,孤独、思乡、想念亲人……过生日的时候,孩子们给段翠君写信,幼稚的字体,真诚的祝福,在寒冷的冬日给了她温暖。“重庆大山里的人家特别穷,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学校留守儿童特别多,全靠隔代的老人抚养。还有很多孩子是单亲家庭,妈妈嫌家里穷跑了,永远不回来了,爸爸也外出打工去了……”段翠君说,在信里,有的孩子把她当妈妈,有的孩子把她当姐姐。“各种祝福,使我想哭,因为这些孩子比我更孤独,他们更需要关怀。这就是我扎根在西部支教的动力源泉,只因那一声声老师。”

  记者注意到,段翠君的QQ空间有她写的一篇篇日志,记录了她西部支教的生活点滴。

  “2013年3月25日,这是我去年国庆节以来给自己写的第106封信,发现自己越来越爱唠叨了。我的一个学生,以前学习成绩中上等,但最近一个多月来,每次都写不完作业。我问他,他起初还回答,说要照顾妹妹。今天来了又没有写完作业,我怎么问都不回答,我无语了。刚想联系家长,他的奶奶背着一个小娃儿就来了,这个小娃儿就是他妹妹。原来,这个学生的父母离异了,妈妈拿走了所有的东西,就是没有带走他们俩兄妹。老人说,他父母还在‘扯皮’,大人们一直瞒着孩子,但是一个快十岁的孩子,有些事情还是懂得的,通过大人的电话,他似乎猜到什么了,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2013年5月27日,艳阳高照,下午放学后,我和学生小鑫一起去他家(家访)。他家住八大队,我问他远不,他说不远。我没有换鞋就去了,走累了,一直问快到了不?他回答,不远了,拐个弯就到了。我的那个天呀!这个弯拐得大啊!我们足足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但还有比他家更远的孩子。”

  这样的日志,段翠君写了数百篇,一些日志中还有照片,照片中有的孩子夏天还穿着棉衣;有的孩子住在四面漏风的房子里;有的孩子把长凳当书桌写作业……这些日志,展现了段翠君的生活状态,也体现了她对西部留守儿童的关注。

  询问生活情况。

  搭建“爱心桥”

  为孩子们募捐

  在段翠君的QQ空间,有很多朋友给她留言,支持她,同时也关心着那些孩子。段翠君说:“我是一个喜欢分享见闻的人,当老师之后,经常在空间传孩子们的照片。很多朋友看到贫困却很努力的孩子们,都想献出一份爱心,而我就成了重庆与河北之间的爱心桥。”

  2013年春,河北邢台的一位学姐说,想给孩子们捐一些物资。段翠君说,太远了不现实。学姐便打款给她,托段翠君给孩子们买学习用品。2014年秋,邯郸一位音乐老师资助该校特困生小杨,委托段翠君转交其生活费和住宿费1650元。2015年2月这位音乐老师又与段翠君联系,委托其转交小杨本学期的费用。

  2014年冬,段翠君上传了孩子们长冻疮的图片后,河北、天津的朋友寄来1000元,委托她给孩子们买手套等过冬用品。段翠君还在网上发起“暖冬计划”,“石柱当地爱心人士也捐款捐物,但捐助最多的还是咱河北老乡。”段翠君说。

  段翠君的摄影作品《留守儿童》被选入“我的中国梦”滨河晓月杯石柱县青少年风采参展;她的文章《一场梦》、《暴风雨来临之后》、《风中那几缕白发》、《丫头的西部情》被石柱《龙河》杂志刊登;散文《爱上大山》荣获石柱县生态保护“林业杯”征文二等奖。这些文章,都将目光对准了留守儿童。“我多想帮帮他们,让他们和普通孩子一样得到父母的爱,能够开心地学习。这所有的一切让我看清楚了自己的使命,做好本职工作教书育人,给孩子们一扇窗看世界,给外界一扇窗看看大山里可爱的孩子们。他们是祖国的花朵,我希望自己这座桥,能帮孩子们在求学的路上走得更远。”

  很多认识段翠君的朋友,都说她是充满正能量的小太阳。在工作上,段翠君喜欢用多种方式激励学生学习。“批改作业的时候给每个学生写一些轻松活泼的批语;告诉他们我要和他们一样努力,多写文章投稿,挣稿费给他们买小奖品;课余还会给学生理理发,帮他们省钱之余加深一下感情。”

  段翠君的QQ号:673191786,您可通过一篇篇日志,一幅幅照片,了解一个河北女孩是如何行走在梦想的大路上的。

关键词:支教,留守儿童,爱心桥

责任编辑:孙文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