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新闻频道>>新闻深加工

“普遍两孩”何时水到渠成 生或不生纠结为何?

来源: 长城网综合 作者: 鼎鼎 2015-02-10 11:27:34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生或不生纠结为何?

单独二孩一周年未见井喷增长:生或不生纠结为何?

  从“单独二孩”政策出台亮相,到2014年1月浙江省率先放开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全国多地“单独二孩”政策相继迎来实施一周年。国家卫计委1月份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表示,截至去年12月底,全国提出再生育申请的单独夫妇已有近100万对。但是,与初期预测的相比,实际情况则不如预期“火热”。

  一年的时间,原本呼声很高的“单独二孩”,并没有出现申请“井喷式”增长。“单独二孩”实际情况为何不如预期“火热”?选择“再生育”的原因是什么?“生”与“不生”的纠结又究竟为何? 【详细】

   评:对人口红利变化趋势要科学研判

  单独两孩政策放开后,各方一直密切关注出生人口数量受政策变化产生的影响。同时,也出现了“普遍放开两孩政策”的呼声。对此,决策层应予以高度重视、科学研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就是人口红利。然而,随着支撑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人口红利日渐式微,未来招工难、养老难等社会经济问题或将凸显。因此,需要科学研判人口红利变化趋势所带来的影响,有针对性地调整经济发展规划、社会保障政策和公共服务能力等,以更好地应对新问题、新挑战,保证未来社会、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

  要科学研判人口红利变化趋势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包括目前我国的人口结构、人口老龄化趋势和劳动力供求关系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对于社会养老会带来的压力,对经济可持续增长带来的影响等。当前,人口老龄化趋势对社区建设、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都带来新考验。随着人口红利式微,“银发时代”如何应对,有关部门要心中有数,更应未雨绸缪,避免捉襟见肘。

  同时,要对人口政策调整所带来的一系列效应科学研判。例如,中国人口学会会长翟振武分析,2015年出生人口或将逼近1800万,单独两孩的出生将会大量出现,新的出生小高峰正在如期而至,如果考虑到将来生育政策的逐步调整完善,出生的高峰还将延续5年至8年。必须对这些情况考虑周全,科学研判。

  计划生育政策是我们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从最早的独生子女、双独两孩到如今的单独两孩,还有一些专家对普遍放开两孩的呼吁,实际上都属于有计划地管理生育的范畴。由人口政策改变所带来的影响将长期存在,甚至一个政策造成的影响需要几十年,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才能调整过来。对这样的重大决策,必须做到科学,科学,再科学。(新华网)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编年史”

  从1971年的“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到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到如今“单独两孩”政策顺利落地一周年,我国人口政策是如何演变的?

  1971年,国务院批转《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强调“要有计划生育”。在当年制定“四五”计划中,提出“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

  1973年12月,第一次全国计划生育汇报会提出“晚、稀、少”的政策。“晚”指男25周岁、女23周岁以后结婚,女24周岁以后生育;“稀”指生育间隔为3年以上;“少”指一对夫妇生育不超过两个孩子。

  1978年3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计划生育第一次以法律形式载入我国宪法。

  为完成在20世纪末把人口总量控制在12亿以内的目标,1978年,中央下发《关于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的报告》,明确提出“提倡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数最好一个,最多两个”。

  1980年9月25日,党中央发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详细】

关键词:普遍两孩,单独二孩

责任编辑:丁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