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居建设的涿鹿样本:特色文化扮靓乡村

来源:河北日报 作者:贡宪云 王雪威 温 婧 2015-01-21 15:37:35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中,涿鹿县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将各类文化元素有机融入到新民居建设中,在美化农村环境的同时,更增添了文化底蕴,彰显了地域特色。

  修旧如旧,让古建筑

  成为文化风景

  近日,我们来到涿鹿县矾山镇南关村,首先被这里的悠悠古韵所吸引。踩在静静的石子路上,两旁是由碎石堆砌的护坡,由石头泥土垒成的高高地基上,一座座古民居、庙宇以及古城墙映入眼帘,令人仿佛穿越到了古代。

  推开沉重的木质大门,走进一家青瓦青砖、飞檐翘角的古民居,四间屋子虽然摆设简陋,但门楣、窗棂、瓦楞都刻着雕饰,古朴典雅。80多岁的老人吕云梅说,她小时候就住在这里,这房子有一百多年了。据介绍,该村类似的古民居就有80多座。

  “涿鹿农村就是古民居多。”涿鹿县委农工委副部长曹文斌介绍,由于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涿鹿很多村庄较好地保存了明清时期的民居。但由于历史久远,一些古民居已破败,甚至成为危房。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中,县里把古民居保护列入农村危房改造范围,规定对现存的古民居,只能修旧如旧,确保从建筑形式、细部构造、室内外装饰等方面延续传统风格。包含古民居在内,该县今年共实施危房改造4927户。

  在吕云梅家,我们看到,民居整体上虽然显得有些破旧,但部分严重破损的墙面、木格窗棂等已经过修理,保持了原有风貌。

  涿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很多黄帝、炎帝、蚩尤时期的历史文化遗址遗迹,距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零散地分布于农村各地。为彰显历史文化,抢救、保护古遗址遗迹,该县聘请专家学者,对所有历史文化资源进行调查摸底、梳理确认,对于有价值的,建档立牌,加强保护。到目前,共确定黄帝城、合符坛、炎帝庙、蚩尤祠等三祖文化遗址遗迹23处。同时还确定清凉寺、南大寺、东岳庙、鼓楼等宗教文化遗迹68处。

  “村内有刚修整过的阪泉寺,村外山上有复建的炎帝庙。这些古色古香的寺庙与古民居相映成美,已经成为村里的独特景致。”吕云梅说。

  宜建则建,宜改则改,

  多方面体现乡村特色

  “新民居建设不能搞一刀切,必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曹文斌介绍,他们要求各村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地域特色、历史积淀、特色产业等条件,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多方面体现乡村淳朴特色。

  武家沟乡东窑沟村位于一条大山沟两侧,村子不大,只有400多户人家,却有着上千年的陶瓷烧制历史。走进村子,随处可见用黄土、石头和瓷片堆砌成的院墙和由泥土打成的土房,瓷韵盎然。村民说,他们就地取材,把制陶的泥土、石头和碎瓷、碎瓮片等作为建房主要材料,逐渐形成了独有的民居特色。

  东窑沟村党支部书记侯建国介绍,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中,他们按照安全适用的要求,对部分民居进行了内部改造,对一些废弃的残缸、器皿、酒坛进行了清理,在突出产业文化特色的同时,使村庄环境更加整洁优美。

  因地制宜,一村一景,是涿鹿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中把握的原则。北小庄村是一个养猪专业村,该村结合群众需求,把新民居设计成了“养殖+沼气”配套的农家院,既经济适用,又别具农家特色。清宁堡村是整村搬迁村,他们则利用毗邻黄羊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地理优势,建设了123栋二层连体式住宅,并完善了配套设施,着力打造生态文化旅游村。

  随着新民居建设的大力推进,该县越来越多村民的居住条件大为改善。全县累计投资30多亿元,共在87个村开展了新民居建设,其中85个村列入省级新民居建设示范村。到目前,共完成民居改造28587户,新建并完工民居9000套,完成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已入住1941户。

  现代设施与传统特色

  相结合,大力发展农家乐

  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涿鹿旅游业快速发展,今年国庆假期,该县接待游客3.6万人次,同比增长16.3%。涿鹿很多乡村借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开办了农家乐。

  武家沟镇溪源村位于深山区,不仅有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民居群落,村外山上还有魁星楼、观音庙、龙王庙、古戏台等景点,旅游资源丰富。进入村中,只见几间民房基本改造完毕,青色砖瓦,样式古朴。“外观上,将原有民居的红砖红瓦改造成了青砖青瓦,这样就与村里的古建筑风格保持了一致。房间内部,则进行水电暖改造,并安装了网线。这些农家乐建成后,能较好地满足外地游客需求。”该村党支部书记韩世军说。

  而紧邻黄帝城遗址的水磨村,则是聘请深圳市麟德公司编制了高标准规划设计,把景区游览和农家乐结合起来,准备建设一批高规格的农家旅馆,打造文化旅游接待第一村。“虽然沾了地理优势的光,今年国庆假期有上千人到村里游览,可村里一家旅馆也没有,游客想住宿都没地儿。有了农家乐后,村民又多了一条致富路。”该村党支部书记赵会军说。

  “前些年,文化景点未成规模,游客不太多,村民也没有建设农家乐的意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旅游发展。”县旅游局副局长牛鹿峰说,“现在不同了,每年有六七十万人来涿鹿旅游,村民借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的机会,都在积极建设农家乐。”

  为推动农家乐快速发展,该县根据各村实际,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享农家乐”为服务特色,现代设施与传统特色相结合,着力开发配套设施完善、具有乡村特色的农家乐旅游项目。目前,已形成了以葡萄休闲为主题的九堡村农家乐、以红色旅游为主题的温泉屯村农家乐等各具特色的农家乐项目。

关键词:新民居,特色文化

责任编辑:丁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