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适应新常态 加快农业现代化出的五大新信号
河南夏邑县农民王飞在家庭农场内接听订货商的电话(11月3日摄)。王飞是河南省首批获认证的新型职业农民,有文化,懂营销,农业技术好,有经营头脑。通过土地流转,王飞租种110亩地建起了家庭农场,种植了多种农作物。 12月23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闭幕。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会议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做出重大部署。新华社记者李安摄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要因地制宜允许“探索、探索、再探索” 会议提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方式多种多样,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允许“探索、探索、再探索”。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机械化程度偏低,原因之一在于土地经营过于分散。此次会议提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发挥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并促进就业向二三产业转移。”中金公司农业分析师边泉水说。 专家指出,会议提出要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体现出对基层首创精神的尊重。 “土地流转已成为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方式。但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方式多种多样,并非只有土地流转一条路,从各地实践看,还包括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朱立志说。 李国祥认为,会议提出允许“探索、探索、再探索”,这是对农民首创精神的尊重和鼓励。“30多年前大包干,当时中央的意见是‘可以、可以还可以’,中央对群众首创精神的尊重一脉相承。” |
关键词:新常态,农业现代化 |
责任编辑:李雪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