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常态 加快农业现代化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冯 华 2015-01-21 11:38:14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3日在京闭幕。当前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会议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做出了重大部署。此次会议有何亮点?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学者。

  农业资源环境制约突出,受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双重挤压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时期农业发展面临哪些挑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徐小青认为,随着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各种结构性矛盾也在累积。农业资源偏紧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制约日益突出,农业面源污染、耕地质量下降、地下水超采等问题凸显。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问题突出,“谁来种地”“如何种地”亟待破解。

  “当前要关注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给农业带来的双重挤压。”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分析,近年来国内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涨,国际市场大宗农产品价格下降,已不同程度低于我国国内同类产品价格。这相当于“天花板”往下压,“地板”往上升,中间的空间越来越小。

  李国祥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依靠改革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这为新时期农业适应新常态、应对新挑战明确了思路。”

  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四个导向调整农业结构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如何进行转方式、调结构?

  徐小青表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这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底线。集中力量把最基本、最重要的谷物、口粮保住,在此基础上,统筹兼顾棉油糖、“菜篮子”等重要农产品生产。

  李国祥说,经济步入新常态,服务业比重上升,农业也需要抓住这一机遇转型升级,进一步开发农业的多功能性,不再局限于“一产”,同时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

  专家表示,尽管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农业区域比较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农业产业链条不完整、不衔接仍是软肋,生产、加工、流通、消费脱节,市场竞争力不强。因此,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四个导向: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由单纯在耕地上想办法到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做文章,构建优势区域布局和专业生产格局,加快推进农牧结合。

 [1] [2] 下一页

关键词:新常态,农业现代化

责任编辑:李雪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