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铁男被判无期 其子称父亲教我做人要学会走捷径
河北省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10日宣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犯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新华社发(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供) 2014年12月1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因直接或通过其子刘德成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人民币3558万余元,被河北省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一审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今年9月24日,在公开审理的法庭上,刘铁男曾声泪俱下现身说法。 在案件高潮迭起的背后,刘铁男到底经历了怎样的人生轨迹?他如何从“辉煌”走向覆亡之路?本案给我们留下了哪些思索和启示? 道貌岸然背后的“两面人生” 道貌岸然的外表下,却包藏着一颗扭曲的心。在正与邪、利与义、公与私、情与法的博弈中,他被庸俗、腐朽的价值观引向不归路 “我在产业政策方面卡得很严,咱国家的装备一定要走国产化道路……”判决前夕,刘铁男与记者对话时,一旦涉及他所熟知的产业政策问题,立刻滔滔不绝。此时,他颤抖的声音和加快的语速,无不流露出他内心的激动。 可是,当记者把话题转到他的受贿问题时,刘铁男立刻变得犹疑不定,小心地过滤着话题。在事实面前,他承认自己的贪婪和私心:“我有两面人生。” “两面人生”的形成,源于两种价值观的斗争。在他“正面人生”的词典里,写满了正义、廉洁、奉献,于是,他与多数业务型领导干部一样,展现了“玩命干工作”、“每天除了睡觉就在办公室待着”,甚至“严格按程序办事”、“谁叫吃饭都不去”的一面。但是,在个人利益至上的“负面人生”裹挟下,他“总觉得妻子受了委屈”、“想多帮帮儿子”、“担心自己的晚年生活”……为填充个人欲望,他表现出狡黠、贪婪的一面。 相比之下,他所谓的“正面人生”不过是一层虚伪的外壳。 敲碎这个“壳”,刘铁男挖掘了深刻影响他价值观的根源。“我从小苦日子过怕了,内心对富裕生活有向往,虚荣心强,好面子,这是所犯错误的一个重要思想根源。” 1954年10月,刘铁男出生在北京一个工人家庭。他姐弟多,父亲原本工资不高,还要接济老家的兄姐,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刘铁男在姐弟五人中排行老三,是家里的长子。为帮助家里减轻负担,他小时候捡过煤核、菜帮子,砸过钢丝,帮母亲补花(出口纺织工艺品)挣钱。这种苦日子一方面激励他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上进,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拼搏精神;另一方面,在他内心深处,有着过富裕生活的欲望。特别是上初中时,一次迎接外宾活动深深地刺痛了他。“当时我们在长安街列队迎宾,开始我作为学生干部站在第一排,但外交礼仪人员检查时,因我穿着带补丁的白汗衫,在众目睽睽之下,将我调到最后一排。”刘铁男说,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觉得穷就没人看得起,就会被人轻易伤害,就没有地位,就没有尊严,虚荣、好面子的思想开始在他内心深处滋生,以后入团、入党、走上领导岗位,这些错误的价值观一直像影子似的跟着他,并对他以后所犯错误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他的思想深处,出人头地、做人上人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这种意识在一定时期促使他努力工作,拼命追求职务的升迁。他的吃苦、能干也得到组织认可,多次赢得“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1976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到国家计委工作。在此后的30年间,刘铁男经历了多个岗位,由国家计委原材料局的一般干部升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司司长,兼任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政策体制组组长。 2007年1月,刘铁男被提升至副部长级,出任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此时,他刚过知天命之年,可谓人生得意。之后,他的事业仍然步步上升。2008年3月,刘铁男担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2010年12月,出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党组书记。 然而,从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到一名党的高级干部,刘铁男的思想改造却停止不前甚至退化,一步步滑向低谷。更为可悲的是,他还把自己错误的价值观当成人生成功经验传授给儿子刘德成。刘德成记得:“小的时候每次我爸骑车带我去奶奶家的时候,都不走大路,都串胡同,跟我说这样近,做人要学会走捷径。每次在路上我爸都会教导我,一定要有出息,要做人上人,这样才能过得好,才能受人尊重。” 刘铁男的教诲在儿子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让他找到了一条最便捷的成功之路,这就是利用父亲职务的影响力、手中的权力攫取金钱。于是,随着刘铁男官越做越大,刘德成钱越挣越多。欲壑难填终成空。对于父子二人的悲剧,与其说“儿子坑爹”,不如说父亲“坑”了儿子。 “如今觉得当时我们父子都错了,抛开我们以权谋私不说,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就错了,奋斗的原动力就错了,这也是我们父子犯罪的一个共同原因。”刘铁男父子的违纪违法行为暴露后,儿子如梦初醒。 欲望过多,什么都想要,既想当官,又想发财,既想对外保持一个坚持原则、清廉正直的形象,又在私下里放纵自己的欲望。“一心多用,颠倒梦想的日子让我活得很不真实,也很累,到头来毁了身体,害了自己,害了儿子,害了妻子,更给组织造成了恶劣影响。”在矛盾和扭曲中挣扎的刘铁男终于扯下了那张沉重的面具。 刘铁男的“两面人生”警示我们:随着个人的成长、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人的思想观念也会发生变化。党员干部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对待名利、地位、权力,才能对一些重大问题保持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态度,才能战胜形形色色的错误理论和思潮,才能让正念占据心灵高地。 党性不纯导致利令智昏 虚妄自大的背后,是党性原则的丢失,是对党纪国法失去敬畏之心。如果说党性意识丧失是他以权谋私的根源,无视法纪、毫无戒惧之心则是他走向违纪违法道路的必然 刘铁男在国家宏观调控部门工作30年。先后在原国家计委、国家发改委原材料局、综合司、机关党委、办公厅、预测司、产业发展司、工业司、东北办、能源局工作过,并在一些专业性强、审批事项重的司局当过“一把手”。对于组织的培养,他非但没有珍惜,反而将个人经历视为骄傲的资本;对于组织的信任,他非但没有牢记党的宗旨、原则,反而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个人谋取私利。 他自认为业务全面,专业熟悉,逐渐滋生了自满情绪。在工作中,刘铁男更多看到的是自己的优点,不能也不愿意审视自己的缺点和问题,“这种无知的自负使自己其实变得很呆傻,明明是问题积累成堆,但自己却认为很完美,把自己看成是一朵花。”遗憾的是,刘铁男认识到这一点时,已经在接受组织调查。 而他在发改委大院里,留下的永远是那个傲慢自负甚至有点无理的形象。 “骄娇二气十足。”在与刘铁男共事多年的同事眼里,刘铁男有点像“精神贵族”。平时追崇“倒背手,踱方步,穿布鞋,晃脑袋”的形象,言行中,常把在国家发改委工作当成一种地位和身份的象征。这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让地方发改委领导见他一面都很难。有一次,一位地方发改委主任前来汇报工作,话还没说完,就被他从办公室里给轰了出去,气得这位同志一直到退休后都对刘铁男颇有微词。 见刘铁男难不仅是地方同志的感觉,“我们想见他也经常被秘书挡驾。”一位发改委的司长到现在也没搞清楚,这样做是他的意思,还是秘书的意思。 脱离干部群众,让刘铁男长期听不到真实的意见,看不到自身的问题,以至于他自我评价很高。在这种虚妄的状态下,他由自信到自恋,由自恋到自大,由自大到狂妄,以致在他的潜意识里,党性对他是空谈、法纪没有他高明。当家庭利益、个人利益与党的利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他表现出了掩耳盗铃式的聪明。 如果说党性意识丧失是刘铁男以权谋私的根源,无视法纪则是他走向违纪违法道路的必然。 刘铁男是以身试纪、试法的典型。他明知儿子刘德成既无本钱又无能力,却把儿子介绍给有求于自己的私企老板,让人“带带”儿子做生意。“此举背后,隐含着以表面合法的形式达到向其父子输送利益的目的。”中央纪委专案组人员的剖析一针见血:刘铁男实际上是通过控制审批进度谋利,形成“拖—要—批”三部曲依次上演,完成权钱交易过程。在这一点上,刘铁男、私企老板、刘铁男之子均心领神会、心照不宣。 为与儿子挣的钱“撇开关系”,刘铁男采取了“鸵鸟政策”——像鸵鸟一样把头扎进沙子里。儿子生意上的事他一概不管、不问、不听、“不知道”,企图给日后逃避法律责任提供托词。 浙江一民营企业董事长邱某出资为刘德成成立公司,并以虚构贸易等形式送钱给刘德成。给刘德成利益就是想让刘铁男在审批项目时对自己的企业予以关照,他当然想告诉刘铁男了。有一次,在刘铁男的办公室,就他们二人在场,邱某看准时机说:“我帮德成成立了一家公司,做了两单化纤原料的贸易,效益不错,赚了些小钱。”当邱正要说具体情况时,刘铁男向他一摆手,做了个停止的手势,说:“生意上的这些事你不要和我说。”以后每次都如此,邱某也就知趣地打住了这个话题。 “老子台前办事,儿子幕后收钱”,刘铁男处心积虑演绎的这个“父子二人转”,给刘铁男带来的安全底线是,“充其量也就是违纪”,事实却没能让刘铁男的如意算盘得逞,最终他没能逃避法律的制裁。 “违纪意味着离违法不远了,明知违纪还要去做,肯定会违法。”刘铁男用人生最为宝贵的政治生命换来了这个沉痛的教训。 刘铁男的利令智昏警示我们:党员干部不能正确看待自己,自然也就不可能正确对待组织,就会阳奉阴违,就会不忠诚;不能坚持党性原则,也就不可能按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就会背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难以做到个人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不能敬畏法纪,也就不可能坚持底线操守,就会忘本失性、非法乱为。党员干部心存敬畏,就会多一些自律、少一些自大;多一些自省、少一些放纵。 |
关键词:刘铁男,无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