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新闻频道>>社会万象

福建小镇“买卖孩子”成风 男孩十几万女孩五万

来源:今日早报 作者: 2014-11-30 10:23:01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男孩十几万元女孩五万元,有些生下来就卖掉

  福建小镇“买卖孩子”成风

  遭曝光后当地正严厉打击

  涉事人被处理后想不通,坚持认为只是私下抱养,不是买卖,更不是拐卖

  71岁的退休教师胡锋基毫无征兆地双膝跪下,仰头,哭腔顿起:“求求你了,跟上边领导说说吧,让我去接回我的小孙子吧,我们不给政府添麻烦,我帮政府养这个孩子好不好?”

  11月25日晚,福建省长汀县童坊镇住户胡锋基家中,当地县委工作人员了解完其“非亲生”孙子相关情况行将离开时,这一幕突如其来地发生了。

  此前央视报道了长汀县童坊镇非法买卖儿童事件。本月18日,长汀县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通报案件调查情况,严肃追究21名相关责任人责任,对非法买卖儿童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当地人对买卖孩子被处理想不通

  观众举报的地点就是这座小镇——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童坊镇。三四百米的主街两侧,住着一百多户人家。在外地人眼里这是一座再普通不过的南方小镇,但让人意外的是,小镇里的居民似乎对于买卖孩子的话题并不避讳,一位居民这样告诉记者:“男孩、女孩生下来马上给人家抱走,有卖的,现在男孩子都要十来万吧,女孩子要四五万。”

  更早之前的11月3日,在接到打拐志愿者的报警电话后,当地公安部门在11月5日晚将胡锋基的“非亲生”孙子予以“解救”,后与其他5名被“解救”的孩子一起暂时安置在长汀县福利院。

  记者近日实地走访了解到,事发至今,涉案当事人对于自身参与“买卖孩子”遭处理一事,更多的是不理解和想不通。

  不少人坚持这不是拐卖,给钱是象征意义的

  “你要干什么?”连日来,打拐志愿者和记者的暗访与举报、警方的“解救”行动以及媒体的曝光,让童坊镇的一些住户面对外人时,显得异常警觉。

  有住户告诉记者,事发之后,当地警方一度加大了排查“非亲生”子女的力度,这导致他们在疲于应付警方排查的同时,开始对媒体的曝光表达“不满”,认为报道“夸大事实,搞得我们童坊就像一个贩卖儿童窝点似的”。

  “是私下抱养,不是买卖,更不是拐卖。”31岁的徐佳(化名)自称已在网上看过很多遍关于“童坊买卖儿童”的视频,“是非对错我们分得清楚,如果真的是涉嫌拐卖儿童的,我举双手双脚赞成处理他们,可事实不是这样。”

  徐佳并不讳言自己曾参与过一次“私下抱养孩子”的经历。按照徐佳的说法,当地人在“私下抱养孩子”时,必须事先经过双方家庭尤其是孩子亲生父母的同意,而作为抱养方,一般多少会出一笔钱给予补偿,“但这笔钱更多是象征意义的,是出于补偿对方的一种心理,不是明码标价,更不是在卖孩子。”徐佳坚持认为这并不是寻常意义上的一种“买卖”或“交易”,“我痛恨这个字眼,孩子不是商品,哪能随意买卖。”

  在徐佳印象中,当地“私下抱养孩子”的现象由来已久。徐佳说他从小就听大人们说起过,“小的时候也就是听听而已”。后来,大学毕业返乡创业的徐佳,惊奇地发现“小时候听过的事情依旧存在”,“一开始觉得不能接受,后来我专门了解过这种情况,现在我表示接受并理解他们。”

  “就比如未婚先孕的,因为各种原因孩子最终生了下来,这就面临着孩子怎么办和女方今后再婚的问题,在我们农村,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选择把孩子悄悄地送人,送去一个有条件抚养的家庭。”徐佳进一步解释,“送抱养”的事情在当地虽呈现出“半公开”的状态,但毕竟属于村民个人隐私,一般来说都由双方私底下完成,在秘而不宣的前提下,越少人知道越好,“退一步说,哪怕是后来人们都知道了,也绝对不会有人公开议论,因为大家都心照不宣,都能理解这事。”

  徐佳关于当地人“私下抱养孩子”的说法得到了童坊镇童坊村村委会一名负责人的认可。此次“非法买卖孩子”一事因涉及该村,该负责人现已被停职检查。

[1]  [2]  下一页  尾页

关键词:拐卖儿童,福建

责任编辑:李雪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