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毒之战

来源: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作者: 石璐 2014-10-28 11:04:21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埃博拉”是非洲扎伊尔(今称“刚果(金)”)一条河流的名字。1976年,一种不知名的病毒光顾于此,“埃博拉病毒”因此得名。这之后的36年共爆发过20次埃博拉疫情,每次疫情都局限于非洲中部乡村或小镇,致死者也不会超过300人。

  然而此番爆发于西非的埃博拉疫情却不同以往,它不但令三个西非国家(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纷纷中招,影响人口也超过前所未有的2000万人,与此同时,已报告死亡人数接近4500人,实际死亡人数则更多。目前,疫情仍然猖獗,甚至蔓延到非洲其他国家以及西班牙、美国等非洲以外地区。

  世界卫生组织担心本轮埃博拉疫情或将在12月集中爆发,新感染者有望突破1万人,而七成感染者都将面临死亡威胁。世卫组织负责人甚至称其为“当今最为严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今全球各国都已意识到此次疫情的危险性,《经济学人》杂志认为,只有可行而持续的国际合作才是危机解决之道,可悲的是,目前这样的国际合作仍乏善可陈。

  与此前疫情不同,此次埃博拉病毒感染者很多都是医务人员,这就促使受感染者数量成倍增长,医疗防护体系也因此遭受重大挑战,更为致命的是,相关国家和机构反应过缓,原因之一是此前埃博拉疫情从未在西非出现过,因此人们的准备与认知不足。另外,西非国家相对发达,且城市化率较高,从而助长了疫情蔓延。

  《经济学人》认为,大疫当前,相互指责于事无补,当务之急是各国努力配合,扼制病毒大面积扩散势头。而在疾病防控体系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由于相关疾病监控、隔离措施健全,该病毒扩散风险并不大。最令人担心的还是西非地区,而即使将整个西非地区隔离于世外,也难以将病毒真正隔离开,反而会促使病毒感染者越境逃往其他地区,从而造成病毒隐性蔓延。

  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是,西非以外地区提高警惕并在防控病毒的同时,应在西非重灾区努力排查病毒感染者,并尽力降低病毒感染率,最终消灭疫情。在此过程中,可借助科技手段,如即时病毒诊断工具等,实现医护人员与病人的早期隔离,最终通过研制生产新疫苗,提高普通人群的防控能力,还可研制生产针对埃博拉的新型抗病毒药物。

  与此同时,人们还应遵循传统抗击埃博拉病毒之法,比如尸体处理与病患隔离至少要在60天内保证安全,以确保无传染。显然,此项任务十分艰巨,一旦得不到人们的理解与配合,便会功亏一篑。

  再有,目前疫情最为严重的西非国家因自身医疗设施欠发达,很难应付如此大规模的疫情爆发,这就需要包括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内的国家伸出援手,帮助西非各国提高医疗防控水平。

  埃博拉疫情的爆发还将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严重打击当地经济,甚至有可能引发新的饥荒。同时它也再一次考验着全球化。此时此刻,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的贫民窟里的病患情况,或许比以往更深刻地影响着伦敦街头的公共卫生安全。

关键词:埃博拉,病毒

责任编辑:丁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