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淑兰:勤俭持家不丢一粒芝麻 扶贫济困捐资百万

来源: 长城网 作者: 董传辉 王民 2014-09-04 11:10:3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潘淑兰。王民 摄

  长城网沧州9月3日电(记者 董传辉 助理记者 王民)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卜老桥村农家妇女潘淑兰勤俭持家,靠收破烂和废旧钢管积累百万家财;她扶贫济困,几十年各种捐助达150多万元。

  潘淑兰今年74岁。在她的童年时代,父亲靠给地主打短工挣粮食,母亲常年在天津做零活,勉强维持一家人生计。作为家中的独女,潘淑兰经常跟着父亲走街串巷卖烧饼、糖葫芦。为了能填饱肚子,她经常和村里的大孩子一起撸榆钱、剜野菜。

  父母的勤劳节俭,童年的艰难岁月,成就了潘淑兰顽强、坚韧的性格,像脱坯、挑河、盖房等,凡是男人能干的活她都能干,她是远近闻名的“铁姑娘”。改革开放初期,她和丈夫串街炸过油条,赶海“倒”过虾酱,最终夫妇二人找到一条“收废品”致富路。

  从那以后,潘淑兰夫妇不论春夏秋冬、风霜雨雪,骑着自行车走村串乡收购废品。几十年过去,他们收废品的工具从自行车变成三轮车、汽车,自家的小院变成废品收购站、废旧钢管收购厂,潘淑兰成了拥有百万资产的“破烂王”。

  几十年风雨坎坷,潘淑兰忘不了吃糠咽菜的艰难岁月,更忘不了资助过她的乡里乡亲。逢年过节,她都要带上米面油看望村里的老人;冬天为老人做厚棉被、送电暖气,夏天给他们安吊扇;村上建养老院,她不仅捐钱,还经常买东西慰问;哪位老人生病,她送去现金;村里修路、建学校,她都要捐钱捐物;她资助上不起学的学生,把无儿无女的老人接到自家供养一日三餐。谁家盖房,谁家有红白事,谁家有人生病,甚至碰上素不相识的人,她都会解囊相助。

  她给因为缺钱无法备齐盖房材料的村民送去2000元,给梨园受了病虫害无钱买农药的村民送去4000元,帮做小买卖的村民跑来4000元贷款,她付利息;2003年非典期间,她捐款1万元;汶川大地震,她又捐了1万元……

  卜老桥村村民范文治家有一辆废弃的农用车,总舍不得卖。原来,他家曾非常贫困,潘淑兰给予经济支持。后来,范文治的小儿子开小卖部,潘淑兰资助万余元给范家买了一辆农用车,方便进货。现在,范文治家盖了两栋新房,去年还添了轿车。“这辆三马子见证了潘淑兰对俺家的恩情,俺家一辈子都忘不了。”范文治说。

  几十年来,潘淑兰累计捐款150多万元,但对自己和家人却非常“抠门”。从家到收购点,潘淑兰总是坚持步行,从不让人用车接送;收购点后院有一块撂荒地,她开垦出来,种上应季蔬菜瓜果,饲养了成群的鸡鸭。在收购点,潘淑兰有一张用了几十年的两屉桌,不仅掉了漆,桌腿也修了好几回,家人都劝她换一张新桌子,她总是说:“放在那,算是一个物件,扔了就成柴火了。”

  如今,潘淑兰的儿孙都已长大成人。她经常教育孩子们,“好日子就是这么积攒起来的,一个芝麻粒也不能丢。勤俭持家是传家宝,永远不能忘本!”

  近年来,潘淑兰获得“孟村好人”“沧州好人”等很多荣誉称号,并荣登了“中国好人榜”。她每次走上领奖台,总是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蓝西服。

关键词:捐助,扶贫,潘淑兰

责任编辑:赵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