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大学生遇害案反思警情透明度
8月29日失联的杭州女大学生王某,目前确认已于失踪当晚遇害,这已经是近来媒体报道的第四起女大学生受害案,其中3人遇害身亡。刚刚过去的8月,由于各地接连发生女大学生遇害事件而被蒙上阴影,有媒体甚至用“8月劫”为标题对此致哀。 黑车、抢劫、囚禁,“密集”发生的恶性侵害案中,受害者都是女大学生,让人扼腕叹息的同时,初看之下的确显得有些非同寻常,形势也似乎很危急。很多网友感叹,社会越来越不安全,女大学生们太缺乏防范意识,教育也要为此承担责任,善意的“责难”之外,网友们纷纷支招各种女性自我保护的方法。 但是,静下心来分析,这些事件归根到底是刑事案件,应属于社会治安的范畴,受害人以年轻女性居多,也符合人身、财产侵害类犯罪倾向于向弱势人群下手的特征。从目前破获的案情来看,犯罪嫌疑人只要有机可乘,与受害人的大学生身份并无直接关联,种种迹象表明,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主要反映的是社会治安的形势。 从这个角度来看,严重侵害案件的连发是不是意味着当前治安状况明显恶化?如果仅仅就这几起影响较大的案件来看,结论恐怕还有待澄清。值得注意的是,类似于年轻女性单独外出不安全的说法,在民间的口口相传中被奉为常识。陌生人的车不能上,夜间不要独自在僻静处,不要轻易与网友见面等“经验之谈”,并非有意臆造出来用以警示的“故事”,换言之,这些情节很多时候就是真实发生过的案件。 “血淋淋”的教训确乎存在,但广为社会所知的案件却似乎没有那么多。事实上,传递给社会以安全形势整体印象的,主要是那些公开出来的案件,因此,要判断某段时间内的治安状况是否确有恶化,或许需要先审视一下警情通报的现状。 客观上,犯罪涉及到很多复杂的社会因素,其发生几乎不可避免。很长时间以来,人们获悉治安情况的渠道,要么是对个别突出案件的新闻报道,要么是出现在法制宣传节目中的案例,但这些方式多少带有零星、偶然性,用作谈资窥测社会人心或许足矣,但若想凭此把握准确的即时治安动态却未免捉襟见肘。 然而,想要获知一定区域内确切的治安警情数据,通常来讲并不容易,出于保护受害人隐私和稳定社会情绪等考虑,警务信息的公开往往有所“保留”。对违法犯罪的过多公开,被认为有可能造成人心惶惶的不稳定局面,久之,警务警情某种程度上带有了“敏感”性质,有时甚至成了“机密”。于是,一时间连续的案件公开,反而让公众感到了“意外”。 维护社会治安是警方的责任,但也少不了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透明的警情信息公开,不仅能及时震慑犯罪,也有助于公共治理水平的提高。那些真实的治安案件,无需限于坊间流传的恐怖“怪谈”,大可成为堂堂正正的提示信息,助力全社会提高警惕,共同维护安全的环境。 |
关键词:女大学生,遇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