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拉美之行——命运共同体为世界送光热
“在这个世界上,不同阶级、种族、肤色、信仰的人怎样才能和平共处?这是每个国家、每个团体都不得不面对的迫切问题。”1941年,斯蒂芬·茨威格在《巴西:未来之国》一书中发出这样的疑问。 70多年后的巴西利亚,习近平主席发表《努力构建携手共进的命运共同体》主旨讲话,倡导中国与拉美携手追梦,打造中拉命运共同体。 万里情缘一线牵。中国和拉美,从此紧密相连,同呼吸、共命运。命运共同体,意味着共同的身份,一致的理念,相通的情感,更多的理解与合作,朝着共同的目标相向而行。 这是中国领导人给中拉合作,也是给世界未来发展的一份中国答案——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中,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以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人类愿景。 ——中拉构建命运共同体,顺时应势,推动潮流。 上世纪50年代,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提出了著名的“中心-外围”理论,一针见血地指出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形成结构性经济依附,造成了其持续的落后和不发达。 时过境迁,中心和外围的关系正悄然发生变化。如今,中拉人口加起来近20亿,两者GDP规模相加接近美国,中国和拉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拉同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两个身份,也决定了双方共同的立场和利益诉求。 在此形势下,中国领导人和11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共同宣布成立中拉论坛,可谓水到渠成。习近平主席在接受拉美四国媒体联合采访时说:“建立中拉论坛,推动中拉整体合作,顺应区域和跨域区合作潮流,是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共同愿望。” 放眼世界,中拉论坛这一对话与合作的平台意义绝不仅仅限于中拉之间。加上此前建立的中非合作论坛、中阿合作论坛、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东盟合作机制等多边机制,由中国倡导成立、主要面向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地区多边合作框架实现了全球覆盖。 中拉携手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大马力引擎。巴西众议员马克斯·罗热里奥说,团结就是力量,发展中国家之间,特别是新兴经济体联合起来,就会成为世界上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
关键词:习近平,拉美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