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女神”陨落暴露日本科研机制弊端
刘 慧绘 英国《自然》杂志近日撤销日本科研人员小保方晴子涉嫌造假的干细胞研究论文。该杂志发表声明说,日本理化研究所对相关论文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论文存在多处“关键错误”。除调查报告中提到的错误,论文作者还承认了另外5处错误。至此,有关“万能细胞”的真假之辨暂时平息,但日本学术科研和人才培养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却浮出水面,产生造假的内在根源令人震惊。 今年1月,日本理化研究所科研人员小保方晴子等人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表示成功培育出了能分化为多种细胞的新型“万能细胞”——STAP细胞。这种号称“颠覆了生物学常识”的“万能细胞”有望用于再生医疗,且提取方法十分简单。 然而,至今没有任何机构能够重复小保方晴子的实验结果。众多研究人员对该论文提出诸多疑点:例如图片似乎是合成图像;有两处实验手法与其他论文相似,但是没有说明出处等。日本理化研究所随后成立调查委员会,并于4月1日发表最终调查报告,宣布论文存在“捏造”和“篡改”行为。不过报告没有谈到“万能细胞”究竟是否存在。理化研究所理事长野依良治辩解称:要花费一年时间进行实验,以验证是否能培育出“万能细胞”。 然而,从4月开始的验证研究至今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该研究所成立的调查委员会7月5日公布了“万能细胞”的详细制作方法,但又被发现与论文中的说法存在差异。 小保方晴子拥有日本著名大学早稻田大学的博士学位,并曾在哈佛大学研修。刚过30岁的小保方一度被理化研究所和日本媒体包装为“学术女神”。 在英国《自然》杂志宣布撤销小保方晴子干细胞研究涉嫌造假的论文后,日本学术界的造假行为遭到舆论的猛烈批评。一些当地人士认为,“女神”也是受害者,急功近利是造成这起“学术泡沫”的重要原因。 这起丑闻的背景是,日本政府近年来对重点支持研究领域的经费预算扩大,研究者之间为争取经费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小保方晴子供职的理化研究所,目前拥有3000多名研究人员,每年的研究经费高达830亿日元。日本正在酝酿将理化研究所和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升级为“特殊国立科学技术开发法人”,政府将给予高额的经费支持。 另外,各界对小保方晴子本人和日本理化研究所,以及日本的科研体制提出质疑。有分析认为,日本科研监管机制不完善、缺乏独立科研监督为学术造假开了“绿灯”。按照理化研究所的规定,实验数据必须由研究中心主任负责管理。在论文发表前,研究中心要举行同行讨论会,对成果进行验证。然而,事后调查发现,相关数据全部掌握在小保方晴子手中,研究中心主任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从未对年轻研究人员进行指导,也没有对最终结果进行审查,所有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还有分析认为,日本教育界重数量、忽略质量的人才培养做法导致科研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日本经济新闻》发表评论称,研究生院招收的博士生批量增加,造成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不力,博士学位取得者的能力也参差不齐。一位日本教育界人士对本报记者说,如果不清除学术造假的土壤,“学术女神”的陨落就不会是个例。 对于日本学术界的造假行为,有分析人士指出,日本急功近利的社会氛围为原本严谨的科学研究增加了太多诱惑,虽然政府制定了预防、惩治学术造假、学术腐败的相关法律,但在巨大的个人利益以及日益激烈的学术竞争面前,仍不断有人以身试法。 (本报东京7月8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4年07月09日 03 版) |
关键词:女神,万能细胞,日本经济新闻,学术造假,科研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