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杭州公交纵火案的教训与警示
原标题:杭州公交纵火案的教训与警示 7月5日下午5点,杭州公交7路车发生燃烧,车上约80名乘客中有32人受伤,其中16名重伤者病情危重,无人员死亡。警方初步查明这是一起人为纵火案件,犯罪嫌疑人本人也被烧成重伤。 从2009年6月5日成都公交车纵火案,到去年6月7日厦门公交车纵火案,从今年2月27日贵阳公交车纵火案,到今年5月12日四川宜宾公交车纵火案,再到这次杭州公交车纵火案,近些年来,此类案件在各地发生了多起,酿成令人痛心的悲剧。此类案件大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暴露了公交车应急“软件”和“硬件”的双重缺失。 “软件”方面的缺失主要表现在,相关部门和公交系统在乘客自救互救能力培训上,缺乏常态、长效的工作机制和积极有力的作为。2009年杭州就举办过主题为“珍爱生命、自防自救”的公交车应急处置演练;去年厦门公交车纵火案发生后,杭州公交公司专门组织对BRT公交车做全面检查和应急演练。然而,各地这种应急处置演练多属“特例”,要么只是在本地或其他地方发生事故后,才按有关方面的紧急部署匆匆组织;要么只是在公车系统内部小范围进行。 “硬件”方面的缺失主要表现在,我国公交车的安保设施专业化水平较低,在安全锤配备、灭火器配置、逃生通道建设等方面,和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不小的差距。目前国内公交车多采用封闭式窗户,仅在一前一后各配一个安全锤和灭火器,事故突然发生后,很难利用这两种设备及时打开逃生通道。据介绍,国外公交车更注重设置逃生通道,比如在窗户或前后挡风玻璃设有应急把手,发生紧急情况时,只需轻轻推动把手,窗户或挡风玻璃就能迅速打开。有的公交车甚至设置“一键式”按钮,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司机按下按钮就能打开所有窗户。这些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公交车纵火案留下了惨痛的教训,也带来沉重的警示。相较之前成都、厦门、贵阳等地公交车纵火案,此次杭州公交车火灾事故中,乘客紧急疏散和打开逃生通道有所进步,但仍存在不足和缺憾,如车厢后门被乘客挡住迟迟不能打开,打开窗户并不顺利,等等。如果应急“软件”和“硬件”都有所提升,这次事故造成的损失当能少些,再少些。 我们既要最大限度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如实行公交车安检抽检),最大限度消除各种安全隐患,也要加强应急救灾“软件”和“硬件”建设,提高公共交通应急处置水平。应借鉴日本全民防震抗震演练的做法,组织大规模、常态化的公交应急处置演练,切实提高乘客自救互救能力,提高公交、消防等部门的应急救灾能力。公共财政应加大对公交安保应急设施的投入,加快技术升级换代,确保公交车逃生通道打开更加快捷,逃生之路更加开阔畅通。 |
关键词:纵火案,杭州公交,公交车,硬件,软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