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平顶山惨案

来源: 抚顺平顶山惨案纪念馆 作者: 2014-07-07 15:57:01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遗骸出土

  1971年7月,一个骄阳似火的星期天,在平顶山附近一条马路上,走来两个年轻人,他们长得秀气白皙,一看就不像北方人。俩人一位叫张志,一位叫李华,是从南方来平顶山附近的一所煤矿出差的。今天休息,没事儿出来溜达。

  突然,一幅宏大的劳动场面吸引了他们的视线。两人心中好奇,快步走过去想看个明白。

  只见小山东面半壁已经被掘开,山坡上有一些长方形土坑,一队队人流,挑着担子,蚂蚁搬家一样运土下山;山坡上,有人抡镐刨土,有人开凿炮眼,有人清理作业面,整个场面忙而不乱,秩序井然。

  半山腰已经搭起了几座席棚,两人钻进去一看,只见半米深的方坑上,用长木板搭成了几道“浮桥”,几个人或跪或趴在“浮桥”上,正用小铲子、小勺或小刷子仔细清理着什么。往土里一看,两人暗吃一惊,原来黄土下面呈现出来的,竟然是一簇交错堆叠的白骨!

  两人不明究竟,连忙出来,迎面碰上一位60多岁的老大娘,拎着两只暖瓶和一摞碗走过来。老大娘大声招呼一个戴“总指挥”红袖标的中年人:“老张,天儿热,快让大伙歇会儿,喝碗绿豆汤。”

  中年人笑着迎上来:“任大娘,又送绿豆汤来啦!您老整天往工地送绿豆汤,可别累坏了啊。”

  老大娘噙着泪说:“不累,不累,俺盼今天,盼了40年了,可怜俺家的7个亲人呐,死得好惨哪。”老大娘悲上心头,哭了起来。

  这时候,张志和李华才知道,这里原来是“平顶山惨案”遗骨发掘的现场。老人是当年虎口余生的一位幸存者。

  两人心里顿时像压上一块巨石,变得无比沉重。他们来自江苏南京,在那里,日军制造了更大规模的一场血腥大屠杀,致使三十多万人遇难。张志悲愤地说:“这些天杀的小鬼子,从南到北,真不知造了多少孽啊!平顶山的遗骨发掘太有意义了,它能警醒后人牢记国耻!”

  老张说:“说得好啊,小伙子。只有牢记历史,南京、平顶山这样的悲剧才不会重演。”李华激动地问:“我们能参加劳动吗?”老张笑着说:“当然欢迎啊!你们看,这里的人,都是响应号召,来义务献工的,大家不分昼夜地干,热情可高啦!”两人一听可乐坏了,急忙抓起铁锹和土篮儿,加入到劳动大军之中。这以后,两人一有空,就来挖掘现场,在这里,他们知道了更多关于平顶山遗骨发掘的故事。

  1932年9月16日,日军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平顶山惨案”以后,这就成了抚顺人民心头一块永远滴血的伤疤。新中国成立后,许多人都提出,搬去覆土,让遗骨昭世,使真相大白的建议。

  1951年,抚顺人民在平顶山上高高地竖立起纪念碑。1971年,根据广大群众的要求,市里决定挖掘遗骨,并建造平顶山殉难同胞遗骨馆。

  随后,在有关部门的组织下,挖掘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首先要确定遗骨的位置,经过打深井、挖深沟、观察土层,只用10天就确定了遗骨的准确位置。但是,压在遗骨上有一万多方土,简直就是一座小山,这成了挡在眼前的一只“拦路虎”。

  于是,抚顺市委号召全市人民一齐动手,搬掉这只“虎”。号召一出,各界响应,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汇聚成一支搬“山”大军。这里有生龙活虎的战士、有经验丰富的工人、有吃苦耐劳的农民、甚至有一群2年级的小学生,他们抬不动篮子,就用书包背土。

  经过几万人的日夜苦干,“山”终于被搬走了。但接下来,是更为艰巨的任务——遗骨的清理和出土。

  炎热的七月,挖掘小组窝在蒸笼似的席棚里,一干就是一整天。手控肿了,脸控肿了,长期趴在“浮桥”上作业,加上骨堆里细菌滋生,他们身上都生了红斑,刺痒钻心,但没有一个人要求休息,都在坚持工作。

  终于,一片86米长,6米宽,1米多厚的遗骨出土了。累累白骨,交叠错落,打进骨头里的铜弹头,已经生出绿锈,头骨上军刀砍出的豁口,赫然在目!一张张怒张的大嘴,是呐喊,也是怒骂,更是控诉!那几只日军专用的汽油桶,更是侵略者永远无法抵赖的铁证!

  遗骨出土,真相大白。这里呈现的不仅是侵略者的滔天罪恶,更是中华民族永志难忘的屈辱!

关键词:平顶山,遗骨,日军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责任编辑:赵若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