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花开日,我们毕业啦——致永不逝去的青春
15天写完13万字小说初稿 “2013年11月20日,大四上学期,距离最后一门课程结束,还有一个月零五天,我打开一个空白的文档,开始写下第一行文字,我决定把我们的大学生活记录下来。 半个月过去,文档被填得密密麻麻,打印出来,甚至比英语书还厚。 拿着书稿,就像拿着日历一样,看着每一页上记录的点点滴滴,满脑子都是画面,翻过去,放在一边,被风扇吹着。再翻过去,放在一边,被时间肆虐着,很快就散落得无影无踪。眼睁睁看着它结束了。” 这是小说里的“我”在解释。但事实,这恰也是施云鹏写《天空的空》的缘起。大三暑假之时,他就开始酝酿,换了三四个不同风格的开头。 不过,就在毕业那天越来越近时,关于校园4年的记忆倾泻而出,一发不可收拾。一天1万字的速度,半个月时间写就初稿13万字。 出版社评价:符合时代青春记忆 3个月前,施云鹏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敲开了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编辑部的门。当时,编辑部的一位老师只给了他一句摸不着底的话,“你先放着,我们看看。” 没想到,没过几天,出版社的这位老师就打来电话。 “她说我的小说还挺小清新,符合我们这一代的青春回忆。”施云鹏记得。 不仅符合90后的青春记忆,“编辑部的好多老师是80后,读来都觉得挺有共鸣。”细腻的文笔,引来编辑部的老师们议论“作者到底是男生还是女生”。 作者,当然是男生了。 小说2名男主:一个理想的我,一个现实的我。 “我”是小说《天空的空》的男主。这是施云鹏理想中的“我”:总是乐观奋进,对一切都怀有感恩之心。 书中的另一位男生,则是现实中的施云鹏。“他和男主是同一寝室的,敢作敢为,挺有个人想法。他行事总是出乎意料,行事之前,众人反对不解,行事之后,众人叫好。” 有男主,就肯定有女主。书中描述的女主性格,真的是现实中施云鹏所喜欢的女生样子。小说初稿出来,一眼就被好朋友看穿了。 小说主要着墨于大四一年,情感、友情、就业,纠缠交织。大学前3年的记忆,在大学毕业季之年来得特别鲜亮。 毕业季,校园里弥漫各种不舍 4年前,施云鹏进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时,学校刚搬迁至海宁。因为此前,教育部要求“独立学院面积不得低于500亩”,东方学院不得不搬离杭州。 “我们来的那一年天气很热。图书馆还在建设,所以报到处被安排在一食堂一楼。报到签名时,我对学姐说:能不能把你手上的小扇子给我呢。学姐大方地答应,把扇子送给了我。” 四年过去了,这把扇子还在,天气热的时候还能扇出凉爽的风。 小说里,也弥漫着毕业季的不舍、不安与对未来的迷茫。“走了吗,迷茫的我。走了吗,不太坚定的我。走了吗,打算拥抱未来的我。走了吗?”这是小说里的“我”办完各种手续离校时的心理。 大四学生的“通病”,传染给了看小说的大二大三学生。“微信后台有个学生留言说,她能感同身受地体会到大四的这种情绪。”施云鹏说。 毕业季,校园里到处是这样的情绪。 “总说要走了,可是即使已经在实习,还是宁愿住在学校里——为此我每天必须早起一个半小时。毕业季了学校到处都弥漫着各种不舍。 走在学校路上,抬头望着一排路灯同时亮起,一刹那恍惚,一个个阳台上挂着衣服,有的房间没开灯,我却看见有人,望着天,似乎不开心。被悲伤情绪感染,我知道我也舍不得。 我们曾经留下过不少痕迹,笔记里写的要点,桌椅上神秘的涂鸦;去往操场的路上,我一脸惊恐地看着你笑,小心翼翼地对你说小声点,楼上听得见呢,别吵到别人休息。而就是在这些路上,我也曾陪着你哭。” 尾声 毕业后,施云鹏说,他想回老家福建找一份文字工作,或是做网站编辑或是做报纸记者。又或许,如果小说的《天空的空》市场口碑不错,他会继续在业余时间写小说。“小说,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
关键词:青春记忆,毕业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