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新闻频道>>国内

语文学科地位举足轻重 语文教材也是德育蓝本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董洪亮 徐荷清 2014-06-04 12:01:13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

  语文教材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这样定性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可以看出,语文教材要在教导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同时得到思想文化的修养。

  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在此次修订工作中担任该出版社教材编写委员会主任,他说:“我们修订版的初中语文教材增加了质疑单元,选入了当代作家《换个角度看问题》一文,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思辨能力。”他认为,学生的品质道德、理想信念、价值观的树立和培养都应该融入语文教学中。语文教材在传授语言知识、培养语用能力的同时,还肩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

  语文与德育的有机结合在语文教材中有所体现。从事语文教学将近20年的北京市朝阳实验小学教师王新宇说:“现在我们使用的人教版语文教材主要按照情感体系编排单元,选文注重人文性,多为经典名篇,文质兼美。在传统美德、革命精神、民主法治等方面都有安排,学生在学习中能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现在,大家经常抱怨部分国人素质低,有效的改变办法之一就是读书明理。北京大学中文系曾做过一次调查,发现中国人读书的峰值阶段是初中二年级,之后读书率就一路下滑。语文的工具性是教我们认字阅读,而多读书是提升国民素质、提升中国软实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温儒敏说,语文教材可以培育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中小学语文教育是打好阅读基础的重要阶段,语文教学要充分开发学生的感知能力,让学生借助语言文字的魅力去更深刻地领悟生活。语文教材只是打开这个世界的一把钥匙,通过广博的阅读,他们对话古今中西那些鲜活的人物,与其中一些灵魂产生强烈的共鸣,并自然而然地思慕和反省。在读书的过程中,生命和自然的奥义向他们层层敞开。

  贵州省遵义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潘泽远认为,语文教材按文体组织单元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如果进一步既按文体、又以主题或话题组织单元,把读写听说与综合学习内容加以优化整合,语文教学可以更具综合性。

  国外教材编排时普遍比较重视栏目设计、版式设计、语言表达、教材插图、内容组织的趣味性,教材编写意图和教学思想也非常清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易于教师把握和处理。“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主要以识字课为主,识字卡、儿歌是提高学习兴趣的好办法,如果课后能增加一些具体的情景活动,比如游戏、绘画、表演等,可以更好地引导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北京市朝阳实验小学计时光老师说。

  王旭明认为,教材修订应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文要更具思想性和前沿性。

第一页  上一页  [1]  [2] 

关键词:语文,教材

责任编辑:丁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