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人一起来晒童年 00年代:“妈妈多陪陪我”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 2014-05-30 15:12:49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还记得小学时2毛钱一个的冰棍吗?还记得那时候5毛钱一次的糖画儿吗?当这些味道只留在记忆中时,偶尔也可以拿出来回味一下。不同时代的人们有专属自己的童年记忆,若干年后,那份纯真依然留存于心。

  儿童节到来前夕,记者收集了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以及新世纪的儿童节故事,追溯记忆深处色彩斑斓的儿童节记忆。对于生活在不同年代的人来讲,这个节日标记着年龄,它是一种符号,承载着这一代在时代巨变中的点滴感受。

  70年代:树林野炊庆节日

  讲述人:路玲珍公务员

  “我们那会儿过儿童节比过年还开心。”在东莞居住了二十多年的路女士回忆起儿时情景依然按捺不住兴奋。她说,六一那天必然会起个大早,戴上熨烫平整的红领巾,穿上洁净朴素的白衬衣,一路蹦跶到学校。当天最让她期待的是老师组织学生到树林里野炊。到达目的地后,同学们分成若干组,开始在绿树下“煮饭仔”,那时候做饭的食材都是自家种的,条件稍微好点的还会带上家里煮好的鸡蛋。平日练就的做家务的功底也在这个时候派上用场,女生洗菜切菜,男生点火炒菜,不一会儿香气四溢的饭菜依次出锅。

  吃饱了,收拾好锅碗瓢盆,同学们开始表演节目。路女士时常带领全班合唱,唱完还不忘为老师献上一曲《老师您辛苦了》。

  80年代:抢零食看表演

  讲述人:黎惠珍教师

  黎女士是土生土长的莞城人,回忆起儿童节,黎女士总是被自己当时的稚气逗乐。黎女士说,按照惯例,六一早上看文艺节目,下午放假。一大早到了教室,班主任老师会轮流给每个学生化妆,“我记得有个男同学每次都会把自己嘴唇上的口红给吃掉。”黎女士说。化妆完毕,大家就急忙地搬着各自的小凳子到操场按班级次序摆放好,整个操场都被同学们期待和兴奋的呼喊声所取代。随着校领导的上台,六一汇演也就此拉开了序幕。可看表演并不是众望所归,甚至都忙得没人去看了。

  随后老师会给每个学生发一个袋子,里面是各种零食,还有个娃娃头的雪糕。这下学生们彻底沸腾了,台上表演的声音已经被台下同学间哄抢零食的声音所淹没。

[1]  [2]  下一页  尾页

关键词:粽子,童年,陪伴

责任编辑:李雪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