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新闻频道>>国内

“三代”青年人眼中的“五四精神”

来源:新华网 作者: 2014-05-03 20:15:33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不止要重温 更要植心底——“三代”青年人眼中的“五四精神”
  今年是五四爱国运动95周年,在“70后”“80后”和“90后”三代青年人眼中,这段永不褪色的记忆,有着怎样不同的色彩?践行和传承“五四精神”,又有着怎样不同的人生注脚?

   “70后”:用理性与积淀推动进步

  目前大多数“70后”青年,已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了十余年奋斗岁月,也逐渐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理性的智慧和沉淀的历练,是他们最珍贵的人生财富。

  如何传承“五四精神”?已过而立之年的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戴冰说,面对当今世界格局,如何平衡好国家、社会和个人价值的关系,是这一代青年面临的现实考验。

  “个人的利益为国家和社会大局让步,自我的奋斗融入能推动社会往更好的方向发展,这是我们这代青年人义不容辞的使命。”戴冰说。

  在媒体担任制片人工作的“70后”顾芸,从事社会调查类报道已有七八个年头。长期关注民生疾苦,让她对青年人的责任有着更深刻的认识。

  “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很多人劝我不要做这行,辛苦又不讨好。但我至今仍然认为,没有一份工作的成就,没有一种成功的喜悦,能替代你所从事的报道,我们在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增进人民福祉,推动社会进步。”顾芸说,年轻是最大的资本,这句话没错,但历久弥新、厚积而薄发,更是“70后”青年该有的状态。

  生于1974年的上海市闸北区彭浦镇医生严正,是首届“上海市十佳家庭医生”。手机常年24小时开机;每天骑车上门服务居民;群众需要时从不迟到、从不抱怨……18年来,严正用行动诠释“以仁心温暖心灵,以仁术解除病痛”的人生格言。“立足社区、服务百姓是我的价值体现,也是我报效社会的方式,工作平凡,担子不轻,我希望能激励更多青年人树立起人生目标。”严正说。

  “80后”:将“进步”与“科学”奉为圭臬

  上海某品牌服装公司制版师詹淑华,今年25岁,是一名“农民工二代”。只有中专学历的她,依靠多年不懈的努力,已成为公司的制版高手,获得不少设计师的褒奖。

  “五四精神中包含‘进步’‘科学’,这是青年人最应该坚持的秉性。”詹淑华说,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一些青年人似乎没有豪情壮志了,认为青春只存在于影视剧里,理想只装在钱包中,容易变得焦虑浮躁。“我觉得,传承五四精神,青年人应该始终怀抱一种为国家和人民创造更美好生活的志向。”

  也有不少走上工作岗位的“80后”青年认为,不能围着房子、车子、票子打转,而是要将自己的奋斗与国家的命运相连,把自己的梦想融于民族的梦想,人生才会有更崇高的价值。

  在政府机关工作的程一聪说,“80后”成长于改革开放后的机遇时代,社会鼓励青年奋斗,并尽可能创造条件与环境,让青年人施展拳脚。

  另一方面,“80后”在成长过程中,国家对教育给予了充分的重视,除了基础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领域也开始尝试多元评价制度的改革。“青年人能通过多种渠道展示才干,这也是五四精神中民主与进步的当代阐释。”

  作为一个政府决策咨询方面的工作者,“80后”青年张兴文认为,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爱国之心,在每一代中国青年的身上都是不变的。

  “90后”:用开放与包容拥抱未来

  目光转向“90后”。在他们看来,乐观的心态、自信的品格,是“五四精神”充满张力的时代特征。成长于多元文化与国际视野下的新一代青年,能用更加客观与公平的视角,看待周围的事物,接纳世界的开放与包容。

  “90后”青年对新事物更容易接受,却并不排斥传统。“我们读诸子百家,看鲁迅巴金,也会玩二胡古筝。”复旦大学新闻系大四学生闫静说,五四精神中的爱国、科学、民主等内容也是当今青年的追求。

  “90后”青年,将“五四精神”与“志愿者精神”紧密相容。北京奥运、上海世博,都能看到“90后”青年志愿者们贡献自己的力量。不少人认为,因为年轻,所以更需要历练,从而唤醒内心的“五四精神”。

  做一名社会工作者,发起一些公益项目,如今已成为许多“90后”青年的志向。“力所能及地帮助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相信‘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在我看来,这就是践行‘五四精神’所倡导的革新与进步。”同济大学学生王宁说。

  “‘五四精神’不止需要重温,更要深植于每个当代青年的心底。”多位受访青年表示。(记者俞菀、吴振东)

 

关键词:五四精神,青年节

责任编辑:丁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