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罗地网 各地共破获“伪基站”犯罪案件227起
记者日前从公安部获悉,已持续2个月的打击整治“伪基站”专项行动近日取得重大进展,16起公安部督办重大专案全部告破。在本轮打击行动中,各地共破获“伪基站”犯罪案件227起,刑拘犯罪嫌疑人250余名,捣毁“伪基站”生产“窝点”8个,缴获“伪基站”设备226套。 只需一根天线、一台电脑和一套软件,就能让手机顷刻间变成“僵尸”任人摆布。据有关部门统计,2013年中国手机用户收到的垃圾短信超过2000亿条,而不法分子每年通过“伪基站”发送诈骗、赌博、推销等信息就有近千亿条。 从本次专项行动破获的几起特大案件来看,“伪基站”犯罪具有遍布全国的专业化产业链,制、售、使用方和广告商之间形成稳定现金流等特点,打击难度较大,而违法成本较低的现状又让不法分子敢于铤而走险。 地下生产网上交易查处犹如“隔墙扔砖头” 近日,山东省烟台市公安局芝罘分局成功侦破一起利用“伪基站”设钓鱼网站进行诈骗的案件。受害人张女士在按照一条提示她升级银行口令卡的短信进行操作后,卡内的3万余元存款被转走。警方很快锁定两名在山东境内流窜发送诈骗短信的犯罪嫌疑人,并顺线追踪,摧毁了一条涉及山东、广东、福建、四川等20余省市的“伪基站”生产、销售链条,抓获犯罪嫌疑人12名,涉案金额达2000余万元。 记者了解到,本案中负责组装“伪基站”的供货商在广东深圳,各地中间商购买成品后,再通过网络分销至本地“下线”。犯罪嫌疑人杨某坦言,两三个人在家里就能组成一个“伪基站”地下作坊,只要具有基本电路知识就能组装一套设备,买也是在网上,卖也是在网上,做起来很容易。 办案民警表示,涉及地域广、参与人数多、犯罪门槛低,虚拟的网络空间更增添了交易的“安全性”,这给“伪基站”案件的侦办带来了相当难度。如果仅凭公安一家之力,打击效果就像“隔墙扔砖头,砸到谁是谁”,难以根本解决问题。 日均进账千元暴利驱动黑色产业链蔓延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月,中国内地移动电话用户已达12.35亿。在庞大的市场刺激下,“伪基站”的生产方、销售方、使用方相互勾结,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地下黑色产业链条。 在本轮专项打击行动中,江西省南昌市公安局破获了一个非法组装、销售“伪基站”设备并利用“伪基站”设备非法发送广告短信的犯罪团伙。警方介绍,犯罪嫌疑人常某、杨某多次从上海、天津、河北购买“伪基站”配件,在南京组装并高价销售,同时对外租赁设备开展代发短信业务。 据了解,用“伪基站”发短信的“行情”是每百元1万条左右,按1小时发送1.2万条短信计算,一个“伪基站”持有者每天保守估计就能有上千元进账。曾多次参与“伪基站”案件侦办的上海长宁公安分局民警赵屹铭表示,一套基站设备的成本在1.4万元至2.2万元之间,但是做一单生意就能回本,在暴利驱动下,不法分子趋之若鹜。 对此,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教授莫开勤认为,“伪基站”发广告价格低廉且不受广告法等制约,长此以往,必将扰乱正常经济秩序,并滋生泄露隐私、诈骗勒索等其他恶性违法犯罪行为。 9部门联动全链条整治多措并举挤压生存空间 专家指出,“伪基站”设备易隐蔽,作案具有流动性,调查取证困难,要真正根除“伪基站”的生存土壤,公安、工商、电信等部门必须改变各自为政的工作方法,对“伪基站”产业全链条合力打出“组合拳”。 今年2月,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等9部门联合部署打击整治专项行动,一个月后,公安部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安全部专门出台了《关于依法办理非法生产销售使用“伪基站”设备案件的意见》,对非法生产、销售和使用“伪基站”设备违法犯罪活动作出了明确规定,对“伪基站”犯罪设定了8个相关罪名,为打击“伪基站”违法犯罪特别是打击犯罪利益链条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在前期行动取得重大战果的基础上,公安部进一步梳理犯罪线索,集中挂牌督办重点案件,上追源头,下打网络,一批重大典型案件相继告破,专项行动逐渐转向深入治理。 公安部刑侦局局长刘安成表示,下一步,公安部将继续组织全国公安机关全力推进专项行动深入开展,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持续不断地组织开展打击行动,强化网络和市场清理整治。同时,积极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建立健全打击整治长效工作机制,全力挤压“伪基站”违法犯罪空间,坚决维护公共通信秩序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
关键词:伪基站,犯罪案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