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新闻频道>>国内

北京地下水超采15年 形成漏斗区约1000平方公里

来源:新京报 作者: 2014-04-26 09:29:28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综述

  北京人口调控从“以户籍管人”到“以水定人”

  人口规模过大是长期困扰北京的一个问题。《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提到,到2020年人口总量调控在1800万以内,可是这一目标到2009年底时就已被打破(1972万人)。今年的北京两会上,北京又启动了新一轮的人口调控。北京市2014折子工程中,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里包括“常住人口增长速度明显下降”。

  纵观北京发展战略,控制人口的思路一直存在。从最初的户籍人口调控,到后来的流动人口调控;从“以房管人”、“以业控人”、“以证管人”,到再次被提及的“以水定人”等措施,北京一直在寻找出路。

  ●20世纪80年代前

  严格控制户籍人口

  从制定第一个五年规划开始,北京就明确了“控制北京市人口的盲目增加,减少城市人口”的思路。此后,北京市从来没有停止过控制人口的努力,甚至提出过“北京人口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1000万人”的严格目标。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可调控的对象是户籍人口的迁移增长。北京市当时人口规模控制的重点在户籍人口的迁移,严格限制入籍人口,在某些时候甚至鼓励户籍人口的迁出。

  然而,几十年中,户籍人口迁移调控的目标并未能有效地得到实现。尽管北京市的人口规模控制目标从最初的460万左右一步一步地增加到1000万左右,但每一次设定的人口控制目标都会在很短时间内被突破。

  ●20世纪80年代中期

  管理“低端”流动人口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城市人口增长主要源自流动人口的增加。在此背景下,北京市曾提出以“总量控制”为核心的流动人口规模控制政策,并希望通过限制外地人在北京的就业工种等措施来达到流动人口总量控制的目标。

  2005年,北京市发改委就“十一五”规划向市民问计活动中征集产生的“三大民意”,“第一大”就是“减少低素质人员进京”。具体对“低端”流动人口的管理从2011年开始,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大篇幅阐述人口控制目标和决心,当时提出通过“以房管人”、“以业控人”、“以证管人”、缩减进京指标等方面控制人口。

  由此,北京在2011年进行了一轮对“地下空间”的清理和整治。

  波及面最广的或是“以房管人”,2013年开始群租房整治,同年9月北京市提出中心城区坚决停止新建商品住宅,严格控制旧城的新增规模。

  ●2014年

  水资源成为评估指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人口规模调控”。除了主要针对低端人口的“产业调控”、“以房管人”,“对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进行人口评估和交通评价、水资源评价,研究建立与人口调控挂钩的政府投资、公共资源分配机制”被写入报告。

  今年4月,阶梯水价举行了听证,地铁票价调整也将在今年下半年展开。有专家认为,这是利用经济手段,提高生活成本,调控人口规模。

  此外,“低端”产业及相关从业人口也将面临一轮“迁移”。“动批”已确定外迁,大红门正在接洽。酝酿已久的居住证制度也被写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

  毋庸置疑,一个城市应该有一个相对合理的人口规模,而如何缓解北京市的资源与人口之间的矛盾待破题。

第一页  上一页  [1]  [2] 

关键词:地下水,漏斗区

责任编辑:丁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