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扫地僧”院士如此可亲

来源:燕赵晚报 作者: 2014-04-24 16:34:48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最近,一张“院士光脚穿布鞋做报告”的照片在网上广为流传,那位其貌不扬的老人蓄着胡子,黑衣黑布鞋的装束活脱是个乡下老农模样,却坐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讲台前,低头念着发言稿。他其实是我国遥感学界泰斗,如假包换的中科院院士李小文教授。(4月23日《江南时报》)

  李小文穿着打扮与身份所形成的反差,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院士要获得社会的认可,靠的是学术水平,跟衣着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并不是说穿着邋遢的就一定与品德高尚和学术造诣深画等号。而那些穿着整洁的院士,也未必就是道貌岸然,可是现实当中,一些学者过于追求浮华的东西,越来越注重浮华的东西,真正能够静下心来做学术的人越来越少,如今看到这个衣着简朴的院士,获得好感也是人之常情。

  从某种意义上讲,“扫地僧”院士走红网络是偶然下的必然,其背后凸显的是人们对当今学术功利化现状的憎恶。刚刚卸任的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根叔”,当初在网络上的走红也是因为一改绝大多数大学校长的演讲风格。“扫地僧”院士走红,从本质上说跟“根叔”当年的走红没有太大区别。因为公众对某些学者不满,而给当事者的表现赋予了符号化的意义,“扫地僧”院士所代表的就是那种不为物质利益所动的学术精神的守望者。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曾是一代代杰出知识分子努力追求的至高道德理想,这也是中华民族学术文化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可如今还有几人在学术的道路上上下求索?一个个所谓的“砖家”一次次说着让人们大跌眼镜的话语,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再谈学术信仰往往成为了一种奢侈。

  我们现在面临着比以往更为复杂多样的社会文化环境,而谋取学术研究的经济利益成为某些学术机构和研究人员的目标之一,急功近利的心态导致学术失范行为屡屡发生。盗用科研经费,论文剽窃、引用失范,有的为评上院士拉票贿选,凡此种种,某种程度上凸显出当今学术精神的萎靡。硬件设施越来越好,而真正做学问的大师却少了,这怎能不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在此,我们并非要求所有的学者都像这位“扫地僧”院士那样,刻意去简朴,而是真正能够怀着对学术的敬畏之心,摒弃浮躁功利化的心态,用学术成果来丈量自己的人格高度,穿什么并不重要,需看到,践行学术精神内涵所养成的气质,才是最漂亮且独一无二的外衣。(张松超)

关键词:院士,光脚,穿布鞋,做报告

责任编辑:李雪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