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常住外来人口河北人占1/5
京津冀城市群正在成为中国经济格局中最具活力的引擎地区。25日,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2014年《京津冀蓝皮书》发布会在京举行。蓝皮书指出,京津冀地区存在明显异地城镇化;京津周边新城成为吸纳外来人口的重要载体,但产业支撑作用不明显。 京津冀异地城镇化现象明显 由于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京津冀城市群存在明显的异地城镇化现象,主要表现为人口由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小城市涌向北京和天津两个超大城市。 据统计,2005年至2010年,河北省向北京输送的劳动力平均每年在100万人左右;向天津输送的劳动力平均每年在60万人左右,且呈逐年增加态势。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河北省来京人口为155.9万人,占北京常住外来人口的22.1%;而在天津市的常住外来人口中,来自河北省的人数为75.45万人,占天津市常住外来人口的25.2%。 异地城镇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河北省中小城镇城镇化发展的水平,进一步加大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同时大量人口涌入京津大城市,给资源环境、市政建设等方面带来了巨大压力,使大城市的运行与管理面临严峻挑战。 北京新城外来人口7年增1倍多 北京新城GDP占全市GDP比重由2004年的23.48%升到2012年的27.65%;天津新城GDP占全市GDP比重由2005年的51.25%升到2012年的54.61%,天津新城经济实力超中心城区。 从新城吸引外来人口来看,2005年至2012年北京的新城外来人口从126.1万人上升到306.3万人,增长了143%,年均增长20.4%。说明北京的新城已经成为吸纳外来常住人口的重要载体。从2012年开始,北京新城的常住人口增长率超过中心城。天津的新城常住人口规模始终大于中心城区。 新城产业支撑作用不明显 在承接产业方面,京津新城承接中心城区第二产业效果明显,第三产业还没有出现从中心城区向新城转移的明显态势。卫星城、边缘集团、望京新城、回龙观等“卧城”功能疏解效果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忽视产业的转移。以亦庄为例,虽然目前集中了564家企业,但并没有把人口吸引到当地就业。居住和工作的不平衡,导致上班时间大量人口从周边向中心城集中,下班时,人们又从中心城向周边散去,加重了上下班时段的交通拥堵。 建议 设首都经济圈发展银行负责区域开发 蓝皮书提出,对京津冀区域内跨省市的生产投资、产业转移、共建园区、科技成果落地、招商引资异地落地等项目,进行利益分享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探索有效的地区间税收分享和产值分计。 在税收方面,京津冀三地政府应按照三地对产业的边际贡献系数比例,在省际产业转移时,实行税收分享,即横向分税制。对于跨省市合作项目带来的新增增值税、所得税等地方留成部分,可按一定比例,在合作地区之间进行分成。为推动区域发展,还可参照国家开发银行模式,设立首都经济圈发展银行,负责京津冀城市群的区域开发。(记者高玉刘欢) |
关键词:人口,北京,新城,京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