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保险频现争议 理财“神器”还是炒作忽悠?
理财“神器”还是炒作忽悠? “雷人保险”频频被质疑货不对板,宣称的高收益也存在争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教授庹国柱认为,互联网保险开发新产品,满足投资者多样需求值得肯定。但为吸引眼球而噱头重重的宣传,或用7%的高收益吸引消费者,就有忽悠嫌疑,实际打了监管“擦边球”。 一方面,互联网保险信息披露不明确,细究实质颇不“划算”。比如,“压力山大险”自称首款专门针对猝死的保险。然而,该互联网保险对“猝死”界定极为严苛,需突发急性疾病后6小时内死亡,已有或曾患病猝死都不赔付。同时,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一般寿险在责任期间均已保障猝死。“压力山大险”突出了猝死保障,保障范围反而更狭窄,投保更不“划算”。 另一方面,销售宣传重噱头轻提示风险,空许7%理财高收益也难持续。“‘娱乐宝’产品投向的是一个信托项目,将通过债权融资计划形式投资电影。”上海一位保险公司高管坦言,长期看7%收益很难做到,除非投资一些比较激进的项目。 即使每个项目每人最终限购两份,也意味着可能有数十万人通过“娱乐宝”投资。记者在产品手机预订界面看到,产品风险提示、投资分成及实际投资方式均未可知。实际上,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为5.04%,已是4年来最好水平。
|
关键词:保险,理财,炒作 |
责任编辑:李雪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