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新闻频道>>大众娱情

中影筹建艺术院线 2014或成文艺片崛起元年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 2014-03-19 09:54: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一大波文艺片来袭:《归来》、《黄金时代》、《道士下山》(左起),右图为《白日焰火》的一款海报。
文艺片大年,迎来艺术院线之春?
1
文艺片大年,迎来艺术院线之春?
1

  一大波文艺片来袭:《归来》、《黄金时代》、《道士下山》(左起),右图为《白日焰火》的一款海报。

文艺片大年,迎来艺术院线之春?
1
文艺片大年,迎来艺术院线之春?
0

  综合报道在中国电影市场上,说一部电影是“文艺片”基本上就等于在票房方面判了它的“死刑”?2014年,张艺谋、陈凯歌、许鞍华、关锦鹏、侯孝贤等导演纷纷推出新作,顶着“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熊奖”光环的《白日焰火》也将于3月21日公映。这些作品不缺商业卖点,但艺术性也普遍较高。它们的市场前景令人关注。

  另一边,中国银幕总数即将突破20000大关。据腾讯娱乐报道称,作为中国电影的龙头企业,中国电影集团即将筹建艺术院线。相关人士透露,中影在全国近20家影城今年将各自拿出一至两个厅放映艺术电影或微电影,以此进一步探讨筹建艺术院线的可能性。

  媒体预测,2014年或许将成为中国“文艺片崛起元年”;业界则认为,一旦文艺片全线崛起,中国电影将进一步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文艺片的崛起之日,也将迎来艺术院线的春天?

  正方

  正面派意见:大市场,艺术电影将有更多生存空间

  ●文艺片大年,推动良性循环

  2014年,张艺谋、陈凯歌、许鞍华、张婉婷、罗启锐、关锦鹏等文艺片大师将纷纷推出新作;这些作品虽然各有各的商业卖点,但从总体上看仍然倾向于艺术,可以称作“文艺片”。3月21日,本届柏林金熊奖得主《白日焰火》将在国内公映;5月,张艺谋将携手《归来》强势回归,其投资方乐视影业将其定义为“文艺片”,并期待它能创造中国文艺片的票房新高。一旦《白日焰火》和《归来》双双获得成功,将给中国的文艺片创作者注入一针强心剂。

  业内人士表示,一旦文艺片全线崛起,中国电影将有望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良性循环,商业和艺术之间将根据市场进行自我调节,从而达到一个平衡,而不是像前些年这样一边倒地向商业片倾斜。

  ●银幕接近2万块,市场进一步细分

  截至2013年底,全国银幕总数达到18195块。按照这种增速,2014年5月《归来》公映之前,中国的银幕总数将突破20000大关。

  U M E国际影城老板吴思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全国只有几千块银幕的时候,艺术性太强的电影可能找不到什么放映机会,因为影院也有回收成本的压力,它必须要放映那些上座率较高的商业电影来保证正常收入。可当全国银幕突破20000块,将来达到30000块甚至40000块的时候,市场将进一步细分:“这个时候就迫切需要多类型的影片出现,艺术性较强的电影将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究其原因,吴思远说,当观众到影院观影的习惯逐渐养成,看惯了各类好莱坞大片和国产商业大片后,他们的口味会逐渐回归:“这个时候,有品质、有思想、有个性的影片会受到青睐。”

  香港安乐电影公司总裁江志强此前在北京设立“百老汇电影中心”,将香港十多年的艺术影院经验搬到北京,并对前景十分乐观,“我相信中国的观众除了追求主流以外,还是会追求另类的艺术电影的。”他特别强调要对小众导演多支持。导演谢飞说,《一次别离》、《艺术家》这类在全世界都很卖钱的文艺片,到了中国票房却很差。但在中国的银幕总数达到一定量级、观众变得更加成熟和理性之后,艺术电影也会获得机会:“观众不只是要看一种电影,只要坚持改革,健全多元化电影市场,艺术电影就会获得盈利机会。”

  ●“龙头老大”带头,中影筹建艺术院线

  近日传出的一个利好消息是,作为中国电影的龙头企业,中国电影集团即将筹建艺术院线。中影国际影城北京千禧街店经理程璟鑫日前对媒体透露,根据集团领导的安排,中影在全国的近20家影城今年将各自拿出一至两个厅放映艺术电影或微电影,以此进一步探讨筹建艺术院线的可能性。以中影国际影城北京千禧街店为例,该影城一共有17个放映厅:“完全有空间拿出一到两个厅来放映艺术电影或微电影,只要有足够的片源,我们将长期坚持下去。”

  除了中影集团,万达院线、中影星美院线旗下的影院近年也在逐年加大艺术电影的放映量。万达院线相关负责人表示,只要遇到有品质的艺术电影,优惠政策将常年继续。不过比较遗憾的是,贾樟柯本来将在今年筹建艺术影院,但因为新片的诸多风波,他表示要把钱挪去补偿该片投资方。

  反方

  反面派意见:有一些差异化放映就够可以了

  此前,国内媒体关于艺术院线的诸多报道分析得出艺术院线在中国发展受限的一些原因:片源不够、不赚钱、很难符合大众娱乐消费习惯等。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杜庆春曾对媒体表示,“中国现在还谈不上什么艺术院线,一些城市如果有一些差异化放映活动就够可以了。什么都还不成熟。”

  ●片源是大问题

  要做艺术电影放映,片源存在很大问题。百老汇电影中心市场部经理吴靖此前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制约艺术影院发展的最大问题,是没有足够好的内容来支持它。”其中的原因,又来源于现行的进口片配额制度,以及对内容的要求。

  有媒体调查称,近年不少影院的艺术厅难以为继,不得已把艺术片“范围扩大”,把商业元素不太浓的小成本国产片都放在艺术厅放映。程璟鑫则通过媒体喊话:“很多艺术电影的制片方现在还不知道我们有(筹建艺术院线)这个政策,也希望媒体能帮我们呼吁一下。”

  ●盈利很困难

  去年“上海艺术电影联盟”宣告成立,致力于推动相对“小众化”的艺术电影“天天映”。《新民晚报》记者日前从首批加盟的10家影院中查询后发现,诸多影城虽然每天都坚持放映2至3场艺术影片,但不少影厅开辟出的“艺术电影厅”长期亏损,观影人数都在个位数。“多放一场就多亏一场,艺术厅的亏损只能由影城其他厅的盈利来平衡。”

  ●小众市场,还需培养

  中国电影资料馆策划负责人沙丹曾向媒体表示,整体而言中国电影观众的主流需求仍然是商业大片,艺术影片市场仍是小众。百老汇院线负责人则表示,百老汇电影中心经营数年来一直没有赚钱,“我们早做好了心理预期,最少要用五到十年培养市场和观众”。

  南都追访

  中影:艺术院线确有计划,目前仍处于作品征集阶段

  南都讯记者朱燕霞针对中影筹建艺术院线的消息,南方都市报记者昨天致电中影影城方面了解详情。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内部人员透露,中影院线方面的确有这个计划,但目前仍处于作品征集阶段,项目尚未正式启动。项目开启后,暂定将率先在中影国际影城北京千禧街店试点。对方还表示,“我们打算是长期做的,目前也在探讨如何合理化长期运作下去。”

关键词:艺术,院线

责任编辑:王培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