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和崩溃都在《北京爱情故事》里
《北京爱情故事》用5个不同年龄段的爱情讲述5段故事,懵懂少年有求之不得的烦恼,初涉职场的年轻情侣面临“现实与理想”何去何从的选择,30岁的夫妻陷入“男人有钱就变坏”的感情危机,人近黄昏的中产夫妻再难觅往日的激情,几十年过去,忽然意识到,身边的老伴儿先离自己而去,孤独、寂寞,对死亡的困惑——这是70岁的夫妻思考的问题。 爱是什么?——用5段故事回答这一问题,并不现实,希望以年龄段划分不同阶段由爱而生的困惑,又简单又粗暴。5段故事中,我最喜欢梁家辉和刘嘉玲扮演的那对四十不惑的中产夫妻,生活富足,外表光鲜,但激情难觅。为了再度激活婚姻,他们计划假扮一对“偷腥者”去希腊约会。一切安排就绪,香槟美酒,碧海蓝天,大幕拉开后,男人忽然发现女人的鼻子不对劲。“你整了鼻子?”“多少钱?”男人责问——由此急转直下,生活、感情、事业……现实种种一一浮现。故事的结局——严格意义上,这不是结局,而是他们暂时的和解——很温馨,他们决定彼此谅解,好好生活下去。 很多人不喜欢这一对,认为他们的结合太现实,像《纸牌屋》里的安德伍德夫妻。可是,我却觉得他们在5段感情故事里起到了揭示真相的作用。爱情是什么?这个问题太大了,若干年前,有一个叫《爱情麻辣烫》的电影跟《北京爱情故事》结构很像,在这部电影的片子开头打出一段话:相爱容易相处难。 相处难?如何破?怎么破?《北京爱情故事》里的其他4段故事,没有给出答案,它只截取了感情的片段。青葱爱情,没相处就分开了,印象中的TA永远是美好的,这是梦境;20岁的年轻人,高喊真爱,这是激情,也是无知者无畏;30岁的夫妻,心生厌倦,男人打着“为事业打拼”的旗号在外面寻花问柳,女人郁郁寡欢,这是最糟糕的相处;70岁的临终老人,寻找能够接替自己照顾老伴儿的女人,爱情看上去很美,也是很多心灵鸡汤在不遗余力讴歌的主题:我想和你慢慢变老。如果生活这么想当然,人生一眨眼就变老了,那漫长岁月中也不会有那么多令人崩溃的生活真相了。 好的爱情是一段有“共识”的感情——正如梁家辉和刘嘉玲扮演的夫妻,对人生以及女儿有共同的责任,有契约精神,愿意彼此承诺。在基督教婚礼上,夫妻间被要求背诵一段誓约,我想把它翻译成我的语言:因为爱情,你们自愿结合,从此刻起,你们是合伙人关系,是一个团队,和所有成功的商业公司一样,你们要处理的不是生意场上的事务,而是生活中的难题。夫妻间共同的也是最高的目标,同样是达成利益最大化,生活富足,精神满足,以及互相需要的成就感。 换言之,所有婚姻的分崩离析都不外乎双方不再有共识,或者,根本没认识到维持爱情的本质是具有高远的共识。感情关系里,不可调和的矛盾是常态,如果仍有共识,便可以走下去,如果共识不在,还勉力维持,那就是悲剧了。至于婚外情,则是彻头彻尾的毁约。 由现实利益结合的感情并不可耻,某种程度上或许是最稳固恒远的。若干年前,一个师兄告诉我:婚姻生活的本质是寻找最佳利益合作伙伴。那时,我21岁,觉得坐在眼前的这个人太残酷了,他的话一度让我陷入沮丧。后来,他清醒地找到了自己的利益合作伙伴,生活富足幸福。我也逐渐懂得一个道理,导致感情关系崩塌的矛盾无非以下两点:钱与性。哪样不现实赤裸呢? 今天也许会有人反驳我的这套爱情共识论。好吧,我希望他们能够看看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我认为,这些是真正穿越了时间、洞穿了爱情真谛的艺术作品。再不信看看《红楼梦》,或许就不会嘲笑贾宝玉和薛宝钗的“门当户对”了。(张卓 |
关键词:北京爱情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