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中国为最佳工作目的地 领先德国新加坡
2013年,在江苏南京举行的“第七届长三角地区外国专家供需见面会”上,应聘的外籍人士在与用人单位洽谈。 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合理调整等,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把就业目光瞄准中国人才市场。据英国广播公司(BBC)2月12日报道,长期以来,中国一直都是吸引西方国家求职者的“磁石”,现在更是如此,不少外国人纷纷把中国作为他们海外择业的目的地。 根据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2012年,在中国大陆工作的外国人增至24万人,比2007年增加了17%,而且这一数字仍在进一步攀升。就区域而言,虽然香港对西方的金融从业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但中国大陆,尤其是北京和上海等地,已经成为最受外国择业者青睐的工作地点。 发展空间和生活成本是主要考量 BBC报道说,对大多数外国人来说,一旦他们来到中国,似乎都会喜欢上这个充满生机的国度。汇丰银行一项调查发现,“基于薪酬待遇和在国外抚养孩子等方面的反馈,中国被列为总体表现最佳的工作目的地,领先于德国和新加坡”。 家住伦敦市中心克拉福德街的艾丽丝老人告诉本报记者,她儿子、儿媳和孙女都在中国,一年才回来一次,儿子很喜欢中国,工作得很舒心,对中国充满了感情,虽然工资与英国比并不高,但在中国生活成本很低,可以攒下不少钱。此外,他们与中国同事也相处得很融洽。 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在中国工作的24万外国人当中,将近一半来自美国,英国人约占20%。英国媒体评论说:“虽然与永久移居海外的470万英国人或100万澳大利亚人相比,这一数字听起来显得少了一些,但它代表了各种专业化就业岗位和高素质人才。” 想在中国增长才干、积累经验进而谋求更大的上升和发展空间,是不少在华工作外国人的主要考量。一位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年轻女大学生成功地在北京获得了一份工作,她说:“与西方相比,中国企业提供的入门薪酬比较低,但低工资可以换取在中国积累工作经验的机会,然后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获得令人满意的高薪职位。” 物价水平低是外国求职者看好中国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来自俄罗斯叶卡捷琳堡的莉莉娅已经在北京工作了4年多。她先在莫斯科大学学习中国历史和语言,后来到北京大学留学。由于北京气候比俄罗斯温暖,中国人对外国人的态度也非常友好,2009年毕业后,莉莉娅决定留在北京找工作。莉莉娅选择在中国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己在中国比在俄罗斯更有竞争力。“当然和个人能力也有关系,但是总体上还是因为中国提供了很好的就业环境。”另外,由于俄罗斯物价水平较高,在同样收入的情况下,在北京工作能保证更高的生活质量。 5年前毕业于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中文系的穆斯塔法曾在中国浙江工作。谈起自己在义乌小商品市场工作的一年多时间,穆斯塔法的言语里流露出怀念与不舍。他对本报记者说,中国给他留下两个很深刻的印象:一是有比较健全的制度规范;二是中国人普遍友好热情。在与中国人的交往过程中,他发现中国人都很愿意帮助外国人。他还给自己取了中文名“王小刚”,方便结交更多的中国朋友。他说,中国经济在未来将继续保持健康快速的发展,有机会他还想再次到中国发展。 经济飞速发展营造良好就业环境 叶希尔·纳古里是埃及国民银行上海分行行长,他已在中国工作了整整14年。他表示,中国经济近年来的迅速发展是吸引他在此生活、工作的首要原因。作为一个阿拉伯人,在中国生活需要面临适应的问题。尽管如此,在上海的生活令他非常满意。上海发展很快,充满机遇,他和所供职银行都乐于从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受益。 英国媒体报道说,由于在中国应聘就职的外国人太多,以致中国的雇主们目前正在采取更加谨慎的招聘策略。“就需要第二语言的岗位而言,中国雇主如今更倾向录用有海外经历的中国人”,翰德咨询公司顾问苏亚介绍说,“因为雇外国人费用很高,更重要的是他们与中国人之间还存在着语言和文化方面的障碍。” BBC也在报道中认为,“对大多数希望在华立足的外国人而言,仍难以在纯粹的中国企业里谋到职位,更多就业机会是由在华外企提供的。”报道说,大约85%的“老外”为跨国公司工作,且以营销为主,其次是银行、金融服务和工程领域。 与此同时,据业内人士透露,现在中国雇主们更多聘用来自亚洲而非西方的外国经理人,因为亚洲人同样具备必要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工作资质,但支付给他们的薪酬却要低得多;相比而言,来自西方国家的经理人的薪酬通常要高出50%。同时,语言优势已经不再重要,中国雇主喜欢在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等方面具备特殊技能和独特学识的专业人才,如油气领域的工程师和专家,会在中国找到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三星集团中国总部副总裁姜俊暎在京工作多年,他很珍惜在中国工作、生活的每一天。他说:“北京的治安好,给我印象最深,即使很晚回家也没有太多担心。”望京是在华韩国人生活比较集中的一个区域,姜俊暎对那里的社区环境很满意。他说,不少商家都使用韩文招牌,超市里常能看到产自韩国的商品。“更重要的是,中国朋友对我们韩国人特别热情,购物、问路都能得到热心帮助。我时刻能感受到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包容性。” |
关键词:外媒,中国经济,中国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