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60岁以上老人约2亿 近一半处于“空巢”状态
农村养老实在“难死人” ◆一难没有一个暖和窝,二难有病没钱花,三难没有一个解闷的伴 75岁的霍喜凤是山东省沾花县花家村人,两儿一女都在外地打工,养老由富国街道富国村幸福院照料。老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年轻难,不叫难,老来难难死人。”老来难啥?一难没有一个暖和窝,二难有病没钱花,三难没有一个解闷的伴。这三样都有了,即使儿女不在身边也无所谓。 2013年5月,霍喜凤突发脑梗塞,旁边的老人发现后及时与院里的医护人员联系。由于抢救及时,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幸亏幸福院,捡回了一条老命。”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草窝。”富国街道党工委书记郑同忠说,幸福院让空巢老人养老离家不离村,符合传统家庭养老习俗,又有社会养老的特征,更体现了居民间相互帮扶与慰藉,这是目前针对农村空巢老人比较有效的照料方式。幸福院白天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一些集中活动的场地,中午可以在这里吃午饭,晚上回到自己家中。 沾化县空巢老人2.3万人,占全县老年人总数的35%;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约占34%。在“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的基础上,沾化县将所有“三无”老人纳入了供养范围,共有各类养老机构51家,其中农村幸福院30处。 住在幸福院里,有养老金,生病了有新农合报销和各类救助,这也许是近5000万农村留守老人未来的基本生活面貌。 农村幸福院是由村民委员会进行管理,为农村老年人提供饮食、文化娱乐等照料服务的公益性活动场所。2012年,民政部将这种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总结推广。目前,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北、广东、广西、陕西、甘肃等地相继出台建设农村幸福院的政策文件。2013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将连续3年累计投入30亿元,支持建设10万个农村幸福院。 一些比较发达的地区如成都,在留守或空巢老人比例较高、村集体经济较为发达、有闲置房屋资产的农村社区,推行互助养老院建设,“小的照顾老的”,解决他们的养老难题。 沾化县民政局社会股股长花敏说,为了防止农村空巢老人、城市失能或半失能老人、农村失地老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沾化县全部纳入低保范围,由民政部门代缴新农合参合资金,并有专门的大病救助办法,即在新农合和城镇医疗报销的基础上,剩余部分民政部门给予报销60%。此外,还有慈善救助,对于大病患者临时性救助3000元,年底给予1000元生活补助。 |
关键词:养老,空巢,老龄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