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被指工作分配不均:3个闲成猪2个累成狗
精简队伍 精简庞大的公务员队伍被认为是薪资调整的前提。 至2012年,全国公务员总数已经达到了708.9万人。据国家公务员局的消息,2008年至2012年,全国公务员人数连续4年增加。 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消极怠工是民众对公务员队伍最为诟病的几点。有公务员在网上发帖称:在机关里,每天8小时满负荷工作的人几乎找不到,绝大多数人有1/3的时间用于工作就足够了,把县里的机构和人员砍一半,也不会影响政府的正常运转,甚至可能比之前运转得更好。 这在网上遭到了不少青年公务员的反对。在他们看来,公务员队伍的冗余体现在内部工作分配不均。同在一个办公室,新来的年轻人通常担负了大部分的工作,而一些年长的同事则悠闲地喝茶、上网。同一个办公室里,“三个闲成猪,两个累成狗”,是不少地方和部门冗员充斥的生动写照。 “毫无疑问,我国的公务员队伍有精简的空间。”许耀桐认为,新的科技工具可以承担起许多原有的工作。同时,政府还可以向社会购买服务。“不一定什么事都要自己干,很多时候外包给社会上的专业机构反而成本更低效果更好。”许耀桐说。人员精简之后,公务员薪水是涨是降才有了合理的基础。 区分类别才能更专业 收入待遇之外,让机关里的年轻人们最害怕的是一眼能看到头的发展空间。 有青年基层公务员在网络上发帖自白说:“六七年过去了,只有极个别同龄人年轻有为、善于沟通得到了提拔;也有些人能力平庸,但踏实工作,一心等待提拔;只有少数人决然离开,更多的人留下来消耗生命。” “县镇的基层公务员混到科处级就不错了。”刘旭涛表示,这样的晋升速度确实有些缓慢。 此外,终日文件来文件去的生活也让年轻人在机关里的日子变得沉闷。 晋升无望,工作无趣,“毫无职业成就感”,一名公务员在网上这样总结道。 武汉大学政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系主任李和中表示,公务员发展存在天花板效应,大部分人到了一定的级别就难以继续上升。 李和中认为,把职务和级别分开是应对天花板效应的一项措施。即公务员按一定标准上升级别,级别决定薪水,同时级别与职务无关。据李和中介绍,这一做法在一些地区已经试行。 许耀桐比较了国外的公职人员制度后也表示:“国外公职人员一般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政务官由选举任命。数量更多的是事务官,他们负责具体政策的执行,有专门的职级,根据工作年限和考核会累进职级。” 事实上,类似的划分在我国同样存在。2006年开始施行的《公务员法》把公务员职位类别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 但此后,并没有出台不同类别的职级晋升的配套细则,这意味着公务员职位分类没有得到落实。 “在大学,很多教授拿的比系主任多就是这个道理。”刘旭涛表示,机关管理岗位仍然吸引了太多的人,“完善不同类别的公职人员的发展途径,公务员就不需要挤着去做领导,在自己的岗位上就能体现价值。” |
关键词:公务员,分配不均,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