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直通]老龄化来了 如何养老仍需进一步完备
河北超过60岁的老年人口2012年已经超过14%,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亟待发展,老年服务产业也被称为是最有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但遗憾的是,至今我省仍无对养老服务产业的系统化扶持政策,市场主体投资老年服务产业的热情不高。 省人大代表、张家口禾久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栋说,很多企业家对养老产业市场还在观望、犹豫,已经投身养老服务的经营者叫苦连天,老年服务产业的发展尚未步入轨道。 老龄化已经来了,“如何养老”我们还没准备好。 政策扶持,提高市场主体投资热情 省政协委员、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主任李同亮在大会发言中指出,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但社会养老服务链条还不完善,产业化进程尚未启动。因缺乏科学、完善的政策支撑,市场主体投资老年服务产业的热情不高。“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正在迈进花甲之年,再过几年会有大批人需要养老服务。”省人大代表、张家口禾久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栋近几年也一直关注着养老产业。这是一个市场潜力很大的产业,但目前来看,更多的企业家还在观望,尚无投资的决心。“缺乏完善的政策支持是重要原因。”王栋认为,如果政府不尽快出台系统的支持政策,引导老年服务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等到老龄化高峰时,社会将难以承受。 如何支持?李同亮委员认为,政策支持要在调动积极性、完善系统性、提升可操作性上下功夫。 首先要增加财政投入,探索建立老年服务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综合运用资本金注入、融资担保、无偿资助和优先奖励等方式,增加对老年服务产业人才培养、研发设计、技术引进等方面的“软投入”,加大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 其次要拓宽市场化融资渠道,吸引更多的信贷和社会资本投向老年服务产业。 第三,要尽快改变老年服务产业政策“碎片化”和条块分割的状况,研究制定老年服务产业准入标准以及相关行业建设和服务标准。 第四,对条件成熟、特色鲜明的地方注重因势利导,探索“异地养老”、“以房养老”、“土地养老”、“虚拟养老”等服务模式。 居家养老,不能以牺牲生活质量为代价 居家养老是最适合我国传统养老习惯的养老方式,也是大多数老人愿意接受的养老模式。省政协委员、河北联合大学教授王黔平等共同提交提案,为深化“居家养老”助老服务建言。 他们认为,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家庭占家庭总数已经超过30%,4:2:1的家庭结构逐渐成为主流,家庭照顾的养老功能弱化,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助老服务十分迫切。居家养老并不是牺牲家庭成员特别是配偶和子女的幸福、降低自身生活质量为代价的。 因此,建议政府把居家养老的费用纳入财政预算,成立足量老年活动中心或居家养老服务站,使辖区内所有行动方便的60岁以上老人可以从家庭中走出来,享受活动中心的日间服务,满足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情感和心理慰藉的需要。“送餐服务是居家养老服务中的重点和难点。”王黔平委员建议打造千家社区老年食堂,开展送餐服务站建设,解决75岁以上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及失能、半失能老人日常生活中最大的问题。 还要重点做好独居、孤寡、残疾、高龄、贫困等特殊老人的结对服务,从单一的安全看护、精神慰藉,向洗衣、理发、剪脚甲等服务扩大,为居家养老的老人们提供更贴近、细致的服务。 建“医养院”,养老院和医院无缝对接 省九三学社提出,建立“医养院”,为孤独、多病,需要子女日夜陪护、居家养老困难的老人提供服务。在这里,老人花比医院住院低的费用,能享受到医院专业服务,还能像家一样居住。“医养院”提供一日三餐、室内卫生、洗衣服、健康档案、定期体检、测量血压、血糖、按摩等服务,提供散步、棋牌、门球等适宜老人活动的场所和娱乐项目,有病需去医院,随时有车送老人去医院治疗或抢救,免去挂号等待时间。 医院具有办第二产业的得天独厚的专业优势,政府应鼓励医院兴办“医养院”,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与医院合资兴办以盈利为目的的养老机构。建立“绿色通道”将养老院与医院无缝对接,形成一种集医疗、护理、生活照料于一体的养老新模式。 省九三学社还建议,政府规划养老院开发土地,出台对开发商和养老运营机构的减免税政策,从土地、水电暖费用、税收、运营补贴等方面给予优惠,降低养老机构的土地成本和运营成本。 “老人优先”,保障老年人的权益 省政协委员张桂芳建议,要鼓励不同层面和类型的养老机构,对有投资创办意愿的实行全程辅导和政策咨询,向其详细解读目前在发展民办养老机构中关于设施建设、资金补助、融资、税费减免、医保以及招用人员等方面的具体扶持政策,指导其做足选址与市场分析文章,以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增强投资人立项信心,帮助其规避投资风险,达到政府、社会、投资者三赢的目标。同时,要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按规定及时核发《老年优待证》,切实落实老年人在城市公交、医疗卫生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服务窗口设置“老年人优先”标志,优先给予老年人挂号、就诊、划价、缴费、化验、检查、取药、住院等服务。 |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河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