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专题库 > 专题报道

文理不分科 不单是教学问题 更需与招生接轨

来源: 搜狐  
2013-12-13 16:46:59
分享:

  文理要不要分科其实大家已经讨论了很多年,甚至是不少辩论赛的辩题。可近日,教育部有关逐步取消高考文理分科的言论,还是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虽然专家预测估计要到2017年才可能实现,但文理不分科的话题,还是成为家长和学生吐槽学习负担重的靶心。

  学生:不分文理科负担重

  记者在银川九中随机采访了5名学生,他们对文理分科的态度几乎一边倒地倾向分科。“现在光理化生三门课,都压得我喘不过气,如果不分科了,史地政也掺和进来,那真的是不让人活了。”高二女生李倩雯抱怨。

  陈雨涵是一名高二的文科生,用她自己的话说,她就是为文科而生的。“中学之后,我的数学就再没上过90分,可历史和地理却能在年级名列前茅,所以我一直就把自己当成文科生。其实初中我就巴不得分文理科了。”刘雨涵都不愿意说起自己初中时挑战数理化的心情,“说出来都是眼泪啊……”

  文理分科之后,刘雨涵虽然不用再纠结理科成绩了,但数学仍是她的“短板”,“我的时间几乎都用来学数学了,但成绩还是停滞不前。”

  课业压力是很多学生支持文理分科的主要原因。另外,有些同学认为,文科和理科的学习思路不一样,要求一个人在短时间内同时具有文科思维和理科思维,这显然太苛刻。

  家长:会不会更折腾孩子

  “高考制度要改革,我先看实施的时间,祈祷千万别让我女儿赶上。”李晓慧的女儿今年在银川二十四中读高一,虽然没有严重的偏科,但为了能让孩子和别的同学拉开差距,从初二开始,她就为女儿报培训班学习理科课程。听说高考以后不分文理科还真刺激了母女俩,盼着高二赶紧分科,“不分科我的努力不就白费了,不但没拉开差距,史地政还可能拖女儿的后腿。”说起分科的事,李晓慧眉头就没舒展过。

  “我支持文理分科,原因很简单,就是不想我的孩子成为试验品,被这个改革那个改革拿去瞎折腾。”刘女士的儿子今年上高一,当问及她对文理要不要分科的看法时,她显得特别无奈。回想儿子读书的这十年间,小学、初中、高中,不是课改就是考试制度改革,学生、老师被折腾得够呛,可该减的负担一样没减,该具备的能力也不像想象的那样完善,效果太有限。

  老师:考试、招生最好一同洗牌

  那么针对文理分科,老师们又是怎么想的呢?研究高考志愿填报多年的银川实验中学教务处主任王全斌老师认为,文理是否分科已经不单单是教学的问题了,还需要更多地考虑如何与当前的高考招生制度接轨才行。如今,很多配套的制度都没有定论,到底要不要改,怎么改,都还不好说,而且宁夏才实行新课改6年的时间,短期不会有太大的变动。因此学生和家长不用对改革态度如此过激。

  其实,随着考试方式的灵活化,如何与招生接轨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比如不分科了要采用“一门一清”的方式,谁来组织?假如放权给学校,其评价的客观性有没有问题?不同学校的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假如每一门课程都来一次全省统考,那岂不是又是一场“小高考”,学生依旧要苦不堪言?

  链接

  时间表

  2014年上半年,国家发布总体方案及高考改革等各领域的改革实施意见。有条件的省份开始综合改革试点或专项改革试点。

  最迟2014年年底前各省(区、市)出台本地区具体实施办法。

  2017年总结成效和经验,推广实施。

  2020年基本形成新的考试招生制度,实现改革总体目标。

  延伸阅读

  教育部官员详解改革

  针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内容,以及面向2020年的中国教育改革方向,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8日再次详解了部分政策细节:高中学生将拥有自己独立的课表,高校录取不由招生办主任说了算……

  解读1高中课程采取“一门一清”

  由于逐渐将不分文理科,所以大家都要学习各个学科。为了避免出现过重负担,可采取一门一清,而不是都集中到三年之后统一进行测试。高中生拿毕业证,需要参加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包括通常所说的“会考”。从高三移至高二进行,这样有些高二学完的课程可以一定程度上实现“一门一清”,并要求考试结果摒弃百分制。

  解读2大学录取不只招办说了算

  大学的录取要体现多元化,发挥教授的作用,而不只由招办主任确定要招收谁,教授要组织录取委员会,共同决定这个学生我要还是不要。大学还要制定学分互认的办法,让跨校跨系转学成为可能。

  目前高招是大批量集中录取,此外还存在操作主观性较强的特长生、补录环节,这些环节往往滋生高考腐败,由教授组织成立录取委员会,统管高校的招录工作,可以分散招办主任权力。

关键词:高考,文理不分,改革,辩论责任编辑:陈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