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早已入冬,天气却不冷,这一反常现象使得冬令商品遭遇滞销。在省会各家商场,早已上柜的羽绒服一直不温不火,即使狠打折又送礼,销售仍然难乐观。电暖器市场更糟糕,几乎全部“歇菜”。
昨日记者在中山路几家商场看到,羽绒服售区都比较冷清,虽然各品牌都贴出了打折的标签,连新款羽绒服都在打折中,但购买者仍然寥寥。一家商位销售人员说,只要天儿冷,不打折都卖得好,可惜今年冬天直到现在,还没有冷的感觉,所以销售很一般。据几家商场提供的数据,今年11月到12月的羽绒服销售额比去年普遍下滑,其中主要原因是天气因素,此外也不排除电商对消费的分流影响了传统商场的销售额。
不仅仅是羽绒服,手套、帽子等冬季单品的销售也很受影响。一家商场帽子柜台的销售人员说,去年这个时候帽子卖得非常好,很多顾客试戴后就会直接买下戴着出门走了,现在试戴得都很少,偶尔有几个顾客戴一戴照一照,也就是随便看看,没有什么买的意思。“现在来选帽子的就是图个样子,只要款式好看就好,还不需要考虑保暖。”
每年入冬都要火一阵子的电暖器,今年真的“歇菜”了。记者在一家电器卖场看到,各品牌电暖器的销售很是冷清,几乎没人问。卖场经理说,按照惯例,电暖器出现销售高峰一般是在集中供热前,往年还没集中供热总会冷上一阵子,就会有扛不住冷的市民买个电暖器先用着,可是今年天气真不给力,还没感觉到冷,集中供热就开始了。集中供热以后,普通市民对电暖器的需求就更少了,而且到现在也不算冷,所以电暖器真是不怎么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