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王安忆推出了非虚构新书《今夜星光灿烂》,该书以写人为主题,记录了王安忆生命中那些人的回忆与理解。该书共收录了五十八篇散文,分两辑,记录的人物有巴金、陈凯歌、陈丹青、葛优、顾城、史铁生、路遥、陈映真、陈思和、陈村、马家辉等等这样的大家名人,也有邮递员、手艺人、甚至不知名姓匆匆路过的市井小人物。
回忆唯一一次看到路遥发火
记者细数,看到王安忆在书中,一共写了她“结识”的36位文艺界重量级大佬。在《黄土的儿子》中,她写早逝的路遥。她说,去陕北是自己难忘的经历,手里捏着一捆路遥给她的“路条”,然后乘上风尘仆仆的班车,就这么上路了,去陕北的路线是路遥为她策划的。走到哪里都能听见人们在议论《平凡的世界》,到了任何地方,只要出示路遥的信,便无一例外地受到热情的接待。
临走的那天晚上,路遥发火了,在西影厂食堂里辞行,饭桌上,有人说起某些前辈经历一生沉浮,到末了却还放不下名与利,说到此时,桌上有一位朋友,指着路遥和王安忆这些当时的青年作家说,“你们先别说这些话,到时候,你们也会变成这样,这是自然规律,谁也过不去。”王安忆听了这话,虽有异议却还能保持沉着,不料路遥却陡地站了起来,说道:“不,你说得不对,人和人不一样!”那位朋友连声说,就是这样的!路遥再一次对他说:人和人不一样。可他不听路遥说,路遥便去扯他的袖子,一定要他听,他吼着:“人和人不一样,我小时候没穿过裤子,这怎么一样? ”那朋友就是不听路遥的,只是说:走着瞧吧!这一回,路遥是真的动怒了,他恨不能立刻就证明自己,可是语言显得那么乏力。
王安忆回忆:“这是我唯一一次听路遥大声说话,我不能理解的是,这一句类似戏言的假设为什么会伤了路遥的心,他竟会如此激动,而他那句‘我小时候没穿过裤子’的似乎有些词不达意的辩白却叫我一直心痛着。在后来的日子,我情不自禁地想到:路遥无法向人们证明这一点了。路遥无法从容走完人生,向人们证明这一点了。他还来不及老,便走了。”
陈凯歌常为一个问题争论着急
“替陈凯歌写剧本,首先要学会听。他是一个具有语言魅力的人,你千万不要被他的语言蛊惑,这样你才能听懂他。”这是王安忆对陈凯歌的评价。和陈凯歌一起写《风月》,使王安忆有兴趣的倒不是《风月》,而是陈凯歌的工作方式。有时候,她与陈凯歌为一个问题争论,争到激烈处,他会说:这是我的东西!王安忆就噎了一下,说不出话来,但她不得不承认,陈凯歌说的是对的。也有过一次,他大约是喝了一点酒,心情比较好,说:“我要让这个电影充满你的情调。”这话使王安忆觉得陈凯歌至多是要赠送她一个礼物,但也绝不会以为那就是她的东西。“我们都是极端自我的人,这决定了这个合作中的大困难,但谁知道呢?也许成功的契机也在这里,因为这至少是一个共同之处。”
王安忆说,陈凯歌做事的方式是有些笨的,还有些不见棺材不掉泪,撞到南墙上再回头。他们也时常讨论《霸王别姬》,讨论爱情这个话题。
葛优说话很老实,不损人
影视圈的人物,王安忆专门写了一篇《见葛优》,因为见面的过程很辗转,这一天,先是她约了陈丹青,再是陈丹青约阿城,然后阿城约滕文骥,最后是滕文骥约葛优。因是最后约的,葛优自然就迟到了,于是,他的出场就有了更充足的铺垫。
葛优总是给他们喜剧的印象,所以,葛优还没来,他们已经做好了笑的准备,而葛优似乎也自觉着有这样的责任,进门就说了句笑话:“我是这里的三陪。”“这里”指的是葛优和他们合伙开的饭店,也是吃饭的地方。
“大家都有些兴奋,期待地看着葛优的嘴,好像那里还会蹦出金豆子来。不曾想,葛优甚至是有些口讷的,面对我们这些生人还有些腼腆,想不出什么话题。我们只得去问他,贺岁片拍得怎么样,导演如何,本子又如何?”王安忆回忆,葛优回答得很老实,不损人。谈起电影场上的事,并不抖落花絮绯闻,于是,渐渐的,他们也就把葛优搁在了一边。葛优终于被大家放过,显见得是松了一口气,却又有些意不过,好像辜负了大家的期望,在要吃完的时候,葛优提出要拌个白菜心给大家吃。他从厨房要来嫩白菜心和各种作料,全神贯注地调制起来。“手艺确实不错,显然干这个比逗嘴更擅长也更自然。”
王安忆说,想到如果国内的角色可以派给葛优的,她便想到余华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倘若有人要将这小说好好地改成电影,葛优是可以出演许三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