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外解说:发布会由国防科工局新闻宣传中心主任李金铎主持,国防科工局新闻发言人吴志坚、探月工程副总指挥李本正出席发布会。
李金铎: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国防科工局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号任务第一次新闻发布会现在开始。首先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嘉宾,国防科工局新闻发言人吴志坚先生、探月工程副总指挥李本正先生。我是国防科工局新闻宣传中心主任李金铎,欢迎大家的到来。下面我们有请吴志坚先生为大家介绍探月工程嫦娥三号工程的进展情况。
吴志坚:女士们、先生们,新闻媒体的朋友们,上午好。肩负“落月”重任的嫦娥三号已完成各项研制和试验,运载火箭和探测器已转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现场。如果气象等条件具备,将于今年12月上旬择机发射。下面,我向大家报告探月工程和嫦娥三号任务有关情况。
第一,我国探月工程有关情况。探月工程是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实施探月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着眼战略全局和未来发展做出的重大决策,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之后,我国和平探索、开发、利用空间的又一重大航天活动。我国探月工程规划为“绕、落、回”三期。探月工程一期的任务是实现环绕月球探测。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发射,在轨有效探测16个月,于2009年3月成功受控撞月,实现我国自主研制的卫星进入月球轨道并获得全月图。探月工程二期的任务是实现月面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包括嫦娥二号、三号、四号3次任务。先导星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发射,获得了世界首幅7米分辨率全月图,同时为嫦娥三号任务验证了部分关键技术,并对预选的落月区域进行了重点探测。在实现既定工程目标和完成科学探测任务后,开展了日地拉格朗日2点环绕探测,并在距地球700万公里处实现了对图塔蒂斯小行星的飞越交会探测。
目前,嫦娥二号卫星飞离地球已突破6000万公里,正奔向更远的深空。嫦娥四号任务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探月工程三期的任务是实现无人采样返回。
第二,探月工程已经取得科学成果的情况。通过嫦娥一号、嫦娥二号两次任务,我国探月工程取得了丰硕的科学成果。嫦娥一号任务获得了120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三维月球地形图等成果,并获得了大量原始科学数据。为充分利用这些数据,推动月球探测科学研究,成立了“绕月探测工程科学应用委员会”,调动包括港澳在内的全社会科研力量进行科研攻关,编制了我国首幅月球虹湾区域的地质图和构造纲要图,首次获得了白天和黑夜的全月球微波图像,提出了月球岩浆洋结晶年龄为39.2亿年和月球东海盆地倾斜撞击成因的新观点。这些成果,进一步丰富了人类对月球的认知。嫦娥二号任务获得了7米分辨率月球三维影像,制作完成了优于1.5米分辨率的虹湾区域影像图,在澄海对峙区发现了月表剩磁所引起的微磁层的存在,进一步测量了月面化学元素,初步对铀、钾、钍、镁、铝、硅、钙等元素进行了分析,深入研究了全月球亮温温度分布和月壤特征,完成了四大科学目标。在拓展任务中,完成了对日地拉格朗日2点附近的空间环境探测,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对图塔蒂斯小行星的飞越交会探测。
第三,嫦娥三号任务进展情况。嫦娥三号任务作为探月工程二期的主任务,是“绕、落、回”三步走中的关键一步,将实现三大工程目标和完成三类科学探测任务。三大工程目标:一是,突破月面软着陆、月面巡视勘察、深空测控通信与遥操作、深空探测运载火箭发射等关键技术,提升航天技术水平;二是,研制月面软着陆探测器和巡视探测器,建立地面深空站,获得包括运载火箭、月球探测器、发射场、深空测控站、地面应用等在内的功能模块,具备月面软着陆探测的基本能力;三是,建立月球探测航天工程基本体系,形成重大项目实施的科学有效的工程方法。三类科学探测任务:一是,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二是,月表物质成分和可利用资源调查;三是,地球等离子体层探测和月基光学天文观测。
探月工程重大专项领导小组是探月工程的组织领导和决策机构,由国防科工局、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总装备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等单位组成,国防科工局为组长单位。建立了探月工程行政和技术两条指挥线,任命了工程总指挥和总设计师,成立了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
在探月工程重大专项领导小组领导下,嫦娥三号任务的组织实施体系,由工程总体和探测器、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地面应用五大系统组成。工程总体包括工程总指挥、总设计师系统和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具体负责工程的系统论证、总体设计和组织实施。探测器系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负责,主要任务是研制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嫦娥三号探测器由着陆器和巡视器两器组成。着陆月面后,在测控系统和地面应用系统支持下,探测器携带的有效载荷开展科学探测。运载火箭系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负责,主要任务是研制长征三号乙改进型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嫦娥三号探测器直接发射至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发射场系统主要任务是负责运载火箭、探测器在发射场的测试和发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通过适应性改造,具备长征三号乙改进型火箭的测试发射能力。测控系统主要任务是运载火箭、探测器在各飞行阶段及探测器在月面工作阶段的测控、轨道测量与确定、月面目标定位以及落月后着陆器和月面巡视器的控制。地面应用系统由中国科学院负责,主要任务是制定科学探测计划,有效载荷运行管理,探测数据接收、处理与管理,并组织开展科学应用研究。
嫦娥三号任务,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多、技术难度大、实施风险高。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面临七大难点,包括地面试验验证,多窗口、窄宽度准时发射,月面软着陆,两器分离,月地间遥操作,月面生存,测控通信等。五年多来,在工程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工程两总深入一线、精心组织、大力协调、严格把关,五大系统密切配合、齐心协力,研制单位集智攻关、奋力拼搏,全系统按照“保质量、保进度、保安全、保成功”的总要求,全力推进各项工作。探索外层空间是人类不懈的追求。中国政府把发展航天事业作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坚持为了和平目的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国不懈追求的航天梦”。肩负“落月”使命的嫦娥三号将用探月梦、航天梦助力中国梦。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参研参试人员坚定信念、牢记使命,坚持“严、慎、细、实”作风,一定能够完成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勘察任务!
李金铎:谢谢发言人,下面请李本正先生揭晓征名结果。
李本正:尊敬的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上午好。为使我国第一辆月球车的名称,能够充分体现全国人民乃至全球华人的意愿,富有时代性、民族性、群众性的特色,我们于9月25日开始,组织了全球征名活动。经过作品提交、初评入围、网上投票、终审评审、上报批准五个阶段,中国首辆月球车名称已经产生。现在我宣布,嫦娥三号月球车的名称是:玉兔号。
下面,我简要地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征名活动的情况。自9月25日召开征名活动新闻发布会开始,至10月25日征名提交截止,腾讯网收到征名作品146898件;新华网收到征名作品46189件。两个网站合计,共收到征名作品193087件,除去重复名称外,共收到提交名称53091个。这些名称饱含着民族文化的深厚内涵;饱含着中国航天的丰富情感;饱含着全球华人的美好希望。两个网站关注征名活动、浏览网页、发微博和评论,合计约2580多万人次。
广大民众不仅通过网页提交征名作品,还有很多人通过书信、电话、传真和Email等方式,积极为月球车征名活动贡献自己的智慧。他们中,有在校学生,有退休老人,有工人,有农民,有科技工作者,有解放军指战员,还有旅居海外的华人。我们感到,这次征名活动加深了广大群众对我国探月工程的了解,宣传了中国实施探月工程的重大意义,反映了全国人民和海外同胞对国家科技进步的关心,体现了他们对祖国日渐强大发自内心的骄傲和自豪,也激发了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对征集的53091个名称,我们组织了由科技专家和文化专家组成的评委会,分别进行了入围初评、网上投票和终审评审。通过入围评审,选出了10个入围名称,提交新华网进行网上投票评议。 10天共收到有效投票3445248张,其中玉兔号,649956张,得票第一。
又经过终审评审,评委投票与公众投票的结果加权计算,最后经探月工程重大专项领导小组批准,我国第一辆月球车命名为“玉兔号”。 “玉兔号”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又反映了我国和平利用太空的宗旨。传说中,当年“嫦娥”怀抱玉兔奔月,玉兔善良、纯洁、敏捷的形象与月球车的构造、使命既形似又神似。愿“玉兔号”月球车早日漫步虹湾。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