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城市群综合排名京津冀垫底报告显示
珠三角城市群位于首位长三角城市群居次席
由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推出的《中国城市群发展指数报告(2013)》显示,目前在三大城市群综合指数排名上,珠三角城市群位于第一位,长三角城市群居次席,京津冀城市群处于垫底位置。
京津冀软肋是城市规模分布
报告的研究对象为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的34个城市,根据2007—2010年的各项数据,得出这三大城市群的四年综合指数。
报告发现,在综合指数排名上,珠三角城市群居于首位,但是各城市群在人口、经济、生活、文化和首位比五项综合指标上各有优势和不足。
珠三角城市群在城市人口指数、城市经济指数和城市首位比指数上具有较突出的优势,但在城市文化指数上较为落后。长三角城市群的人口、经济、文化等发展相对均衡,但其经济快速发展是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京津冀的城市文化指数领先于长三角和珠三角,而衡量城市规模分布的城市首位比则是其最大软肋,表明京津冀距离一个理想的城市群还有很大差距。
此外,从区域合作上看,各大城市群的一体化进程尚处于“浅表合作阶段”,有时候甚至是“明争暗斗”。像珠三角城市群由于隶属于同一行政区,各种合作比较容易实现,而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相对就比较难。
城市群应彻底转变土地财政模式
报告注意到,尽管目前中国城市群的数量已经为数不少,但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
受城镇化进程整体水平和历史条件局限,中国几大城市群仍停留在较粗放的发展阶段,应该摒弃过去“摊大饼”式的“跑马圈地”模式,彻底转变土地财政模式。
报告建议,城市群发展应该进行精细规划,基于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力求精细和专业,符合城市群内在发展需要。
要实现深度合作,形成长期的、具有约束力的合作制度和体制机制至关重要。只有通过自上而下的体制机制改革,理顺不同层级城市的资源配置关系,才有可能逐渐实现城市群内部的深度合作。
对于城市群中的城市来说,保护环境不可能单打独斗、独善其身,而必须联防联控、通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