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陕西、内蒙古等地LNG工厂被中石油限供后,目前华北地区的部分化工企业的气源开始出现供应受限。11月12日,沧州大化发布公告称,中石油当日暂停向公司供应天然气,该公司尿素及硝酸生产装置停产。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而要解决气荒问题,价改并不是根本出路,关键还是要加大煤制气、煤层气、页岩气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增加国内气源。
多地企业被迫停工
继河北沧州大化11月12日遭限气停工后,河南中原大化也将从本月20日开始停工80天。遭遇类似情况的还有西南、西北等地区。根据中石油有关冬季供气情况会议上的内容,今年用气高峰期间,我国天然气资源供应不容乐观,且管道的输气能力有限,缺口或在80亿立方米左右,且华北及华东等区域的缺口尤为严重,缺口量或占整体缺口的一半左右。
据河北某燃气公司的孙总介绍,因华北地区进入供暖期,居民用气大幅攀升,为保证华北地区城市及居民用气,按照“保民用,压工业”的原则,中石油开始限制工业企业用气,对于交通用气则实行停供。
“气荒”或已提前到来
国家发改委曾预测,今年天然气需求至少1920亿立方米,但资源供应最多1700亿立方米,供需缺口达220亿立方米。这种预测已经大幅超过之前媒体报道的预计140亿立方米的缺口。10月14日,国家发改委也向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及各省市相关部门发布通知预测称,今冬明春天然气供需矛盾较往年将更为突出,如遭遇持续低温等极端天气,保供形势将更加严峻。为此,要求三大石油巨头保持现有气田高负荷生产,确保新增产能按期投产,并多渠道增加进口。
对于中石油限供天然气,业内人士称,这“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早一些”。分析人士表示,“今冬明春将出现较为严重的天然气供需矛盾早在预料之中,但没想到会来得这么早。”据悉,在供需矛盾突出的严峻形势下,中石油全力保供,预计全年供应1115亿立方米天然气,同比增幅14.6%。尽管如此,天然气仍然供不应求。
“三桶油”力保稳供
据悉,目前中石油塔里木油田、长庆油田、青海油田和西南油气田等四大冬季保供主力气区均满负荷生产,预计向下游用户供气超300亿立方米。同时,积极与中亚天然气管道各供气方衔接,按最大可供资源量进口天然气120多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
11月份进入供暖期后,中石化将安排榆济管道日均进气量3050万立方米,较供暖期前增加150万立方米/日,储运设施基本达到满负荷运行。并提前组织中原文96储气库试采作业,以缓解山东、河南等地迎峰度冬的供需矛盾。
同时,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计划今冬明春天然气供应量达128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22%。中海油目前已运行广东大鹏、福建、上海和浙江四个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珠海和天津两个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预计将于年底投产。
需理顺定价机制
有业内人士认为,天然气价改宜早不宜迟,价改是解决进口倒挂的有效手段。但完全市场化后带来的涨价则可能使得天然气失去成本优势,需求市场萎缩,最终无法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所以要想解决天然气供需矛盾,还要加大国内供应,大力发展页岩气等。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也指出,自今年7月10日起,我国根据存量和增量气分别提高了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这次调整后,新增气价格其实已经采取了比较市场化的定价方式,而目前天然气存量气占绝大多数,说明价格还是没有调整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