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好干部]沧州边防支队常庄子警务区牛红昌
“村民们注意啦,今天是‘帮帮团’义务理发的日子。有想理发的村民现在可以到‘民生办公室’去理了……”在海兴县小山乡常庄子村,这一洪亮的声音隔一段时间就会响起,“播音员”就是沧州边防支队付赵边防派出所常庄子警务区警长牛红昌。 牛红昌是一位“80后”民警,在他的倡导下,成立了由民政、计生、电力等7个部门组成的“民生工作办公室”,把行政办公大厅移到百姓身边;他和同事绘制出派出所辖区7个村的“民生服务地图”,“按图索骥”为困难户送服务;他牵头发起并成立了志愿者服务组织——“帮帮团”,为群众提供上门服务。 既然选择了军队,就不怕这个“熔炉”的高温 车下武港路,南行十公里,颠簸的土路蔓延开来,白花花的盐沫子让汽车轮胎持续打滑。进入常庄子村,一路惊心动魄。这是牛红昌2009年大学毕业参军被分配到付赵边防派出所后,对当地环境的最初印象。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艰苦环境考验了我,斗志更旺盛……”牛红昌一边哼着自己改编的军歌,一边暗下决心:既然选择了军队,就不怕“熔炉”的高温。如果自己是可锻之才,熔温越高,成长越快。靠着天生的倔强和不服输的劲头,牛红昌很快适应下来。 下村值班、入户走访、发放宣传资料……在盐碱滩上,村民们每天都能看到牛红昌骑着电动车,往返于派出所和各村之间的忙碌身影。 然而,一开始牛红昌却被送了个“吹牛警官”的绰号。一次,他在走访时听村民反映,常庄子村距离派出所15公里,都是土路,一到雨天村里就成了“孤岛”。村民到派出所办事非常不方便,有时候手续没带全经常白跑一趟。他当场拍胸脯说,这事包在我身上了,肯定帮你们解决!可是晚上回到所里,他晚饭都没吃就累得倒头睡了,村民的事竟忘得一干二净。 答应群众的事没有兑现,给群众留下了“话柄”。这时,牛红昌才觉得,派出所的民警不能只凭一腔热情,而要真正要急他们之所急,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 为了摘掉“吹牛警官”这顶“帽子”,牛红昌可是费了一番心思。他和同事制作了“户籍明白卡”,在走访时发放给群众,村民有事可以随时电话联系、预约办理。村民到政府部门办事不知道找谁办、怎么办,他就在警务室开通了小广播,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讲解政府各部门办事规定。渐渐地,牛红昌在群众中有了威信,村民们改口叫他“小牛警官”,大家有什么事也都喜欢来问一下。 “办‘民生’还是图‘名声’,老百姓自己心里有数。关键时刻显身手,才不会让老百姓觉得徒有虚名 两间不起眼的小平房,墙上挂满了民警提示牌和各种便民资讯。这就是位于常庄子村的付赵边防派出所“民生工作办公室”。 “我经常在思索老百姓需要什么,我能给他们带来什么。”牛红昌说,“我的双肩就该替百姓担当困难。” “群众办事最麻烦的就是对一些政策和程序不了解,特别是往返多个部门才能办理的事情,让群众吃尽了苦头。”牛红昌说。“群众要办的事很杂,涉及很多部门,是不是可以参照城市行政服务中心建立个农村的服务中心?”于是就有了筹建“民生工作办公室”的想法,他立刻向派出所领导汇报,并很快得到了小山乡干部的大力支持。小山乡决定,整合地方政府的行政资源,采取固定地点、约定时间、联合办公的形式,打造一条各职能部门密切协同的群众工作链条。 2012年3月8日,常庄子警务区挂出了“民生工作办公室”的牌子,开设边防、土地、计生、民政等七个部门办事窗口,定期为群众提供政务服务。民生工作办公室针对村民需要,在生产、政策、法律、文化、医疗等方面提供服务,自成立以来,共接待群众1200余人次,帮助群众解决各类问题150余件。 初夏时节,海兴县社保局在辖区为农村群众办理“新农保”,常庄子警务区所辖的蔡庄子村31名村民因旧农保资料不齐全、登记有误导致已缴纳的保费无法转入新农保。得知情况后,牛红昌立即牵头联系相关单位,在民生工作办公室设立了临时办事处,经过相关手续查阅和办理后,现场为这村民解决了问题,挽回了保费损失1.7万余元。 “办‘民生’还是图‘名声’,老百姓自己心里有数。”牛红昌说,“关键时刻显身手,才不会让老百姓觉得徒有虚名。” “李大娘,我们过来看您了!”9月13日,牛红昌带着“帮帮团”成员医生李晓英来到老人李秀祯家。牛红昌送上牛奶、食用油等慰问品后,李晓英便给老人量起了血压。“腰还难受么?血压有些高了,心情要放松……”牛红昌耐心询问,还不忘细细叮嘱。“还好还好,有你们的关心,我这老婆子有福啊!”话语间,两行热泪悄悄滑落。 “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仅靠民生工作办公室的力量解决显然不太现实。为此,我们又有了成立了志愿者义务服务组织‘帮帮团’的想法,动员全社会力量去帮助困难群众。”牛红昌说。 “帮帮团”入村服务是全方位的:为行走不便的村民义务理发,为孤寡老人免费体检,帮贫困孩子解决学费问题……困难群众李汝海、张义香老人领到了药品和米面;空巢老人孙老太家中的零活有人帮忙干了。一年多来,“帮帮团”已由最初的十多人发展到今天的近百人。他们当中既有个体老板,也有修理工、理发师、医生、教师;既有身体强壮的年轻人,也有老人和小学生。 在民生工作办公室,7张色彩斑斓的“民生服务地图”映入眼帘。“绿色代表困难儿童、浅蓝色代表低保户、深蓝色代表残疾人、褐色是空巢老人、玫红色是优抚对象。”牛红昌介绍说,这些地图是他们花了3个多月的时间,挨家挨户走访绘制出来的。“这样一来,派出所辖区7个村、2984户村民的情况在地图上都一目了然,我们按群众需要定期上门服务。” 老百姓需要啥,我就做点啥。我并不希望他们记住我,但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希望他们首先想到我 自2010年担任常庄子警务区警长以来,维护辖区治安便成了牛红昌义不容辞的使命。 为有效减少偷盗行为发生,在提高徒步巡逻频率的基础上,牛红昌还广泛发动群众,组建了群众巡逻队。同时,定期组织针对巡逻队员的治安培训,逐步建立了有效的治安防控网。 在各类案件得到有效遏制的同时,牛红昌也毫不放松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年初,常庄子村盐场要开始新一轮承包了,原场长刘某落选后,怀疑是现任场长在背后“搞鬼”。他告诉村民,如果现任场长不给他说法,他就到盐场去“提闸放水”,让他无法生产。 找到盐场股东、盐场管理人员、当事人亲属……5天时间里,牛红昌跑前跑后,详细了解原场长在选举中落选的原因。随后,由边防派出所和司法所牵头,把刘某及其家属请过来,向他们阐述事实,宣讲相关法律和政策。最终,刘某意识到盐场经营涉及每家每户的收入,矛盾得以化解,盐场顺利投入生产。 “我能在这片盐碱滩上留下点什么呢?”繁忙工作之余,牛红昌也会陷入沉思。“我想,老百姓需要啥,我就做点啥。我并不希望他们记住我,但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希望他们首先想到我。”牛红昌坚定地说。 |
关键词:基层好干部,沧州,牛红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