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播绿使者、塞北林场副场长程文秀28载绿色追求
深谋划细描绘,碧波林海引得“凤凰”来 沽源县莲花滩乡榛子沟村是程文秀参加工作后下乡去的第一个村子。 榛子沟村包括5个自然村,村民分散居住在5条山沟,最小的一个自然村只有12户。村与村之间没有路,村民们都是沿着河道走。有人说榛子沟前是山,后是山,中间一条石头川。山上没有树,遇上夏天暴雨骤发,从山上流下来的雨水啃噬着沟边的耕地,河道都成了深沟,村民想出村只能翻沟爬坡。 “一定要让这荒山长上树,阻止水土流失。”程文秀把行李卷一撂,在村里住下了。 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要赢得民心,只有得到了百姓的理解和支持、参与,才能保证事情的成功。 当时集体造林是主要模式。为了调动村民积极性,程文秀以榛子沟村为试点,首次实行了股份制、非公有制造林模式,让村民承包荒山,主动造林、护树。他希望既要绿化荒山,又能给农民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生活质量。 这一模式走在全市前列,在其后的工作中,程文秀多方借鉴、探索,完善并推行五种不同形式股份合作造林,“总场、分场、乡(镇)、村”四级股份合作造林、总场与村合作造林、总场直接承包造林、总场与国有林场联合造林、个体承包荒山造林,实现了“不造无主林”。 “程场长有想法,看得长远,不仅山上,就是房前屋后都让我们种上杏树、果树。”榛子沟村支书王文花说,程文秀告诉他们,院子里的树,一棵收入100块钱,10棵就能收入一千元,山上的树下再种些药材,增收就有希望。 而今的榛子沟,绿龙锁住黄沙。夏季,还有北京的游客去度假旅游。 这样的村子, 28年来程文秀已经记不清去过多少。 程文秀与同事们用多年的辛勤耕耘换来了坝头沿线的林海碧波。昔日沙进人退的沟沟壑壑,如今,都已被茂盛的林草覆盖。百万亩林海像一道坚固的绿色长城,阻挡着风沙,涵养着京津水源。有人说,这几年张家口风比以前小多了;也有人说,这些年下雨后再也难见到山洪冲下来了。还有人说,这几年,山上狍子、狐狸、山鸡、野兔多起来了,有时开车在公路上都能碰到…… 山绿了,水清了,山的灵性开始显现。夏避暑,秋赏景,不少外地游客纷至沓来。生态环境的改变带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程文秀看在眼中,喜在心中。对于未来,他充满信心:以生态建设为根本,实现林场的经济效益转变,逐步打造坝头生态旅游观光区、林下经济区,完善林业产业体系,推动林场转型,并融入当地区域经济发展。 山有情,天知否?程文秀说,他要为大好河山张家口这张我市最具特色绿色名片再添一抹绿色,使其显现出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记者段晓芳 荣洁) |
关键词:塞北林场,副场长,程文秀,绿色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