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新闻频道 >> 社会万象

昔日盐碱地 今朝变粮仓—渤海粮仓河北项目区探访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 2013-11-03 09:24:07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近日,见到黄骅市二科牛村种粮大户孙立峰时,他正在卖玉米。

  “今年玉米收成可真不错。”数着一沓崭新的百元钞票,孙立峰脸上堆满笑容。“今年我家玉米亩产1200斤,亩增收400多斤,200亩耕地增收了近8万元。这全靠沧州市农科院推广的玉米双株增密旱作技术。”

  孙立峰家的200亩中低产田,今年被列入“渤海粮仓”示范区,采用新技术种植,也因此有了第一次大丰收。

  渤海是我国的内海,在环渤海陆海接壤处的河北、山东、天津、辽宁三省一市,形成了1000多万亩盐碱荒地、4000多万亩中低产田。其中,我省占了绝大部分,有3500万亩低平原区,亩产低于800斤;700多万亩尚未开发的盐碱荒地,可谓“种一瓢收一斗”。

  今年初,科技部、中科院联合启动“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其中河北项目区主要包括低平原区和滨海平原区。低平原区主要包括沧州、衡水、邢台、邯郸等四市的44个县市,滨海平原区主要包括沧州的黄骅、海兴,唐山的唐海等县市,计划到2017年增产粮食30亿斤,占到整个“渤海粮仓”示范区的一半。

  以盐治盐,台田造地——

  让重度盐碱荒地长出庄稼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增粮的关键是有能生长粮食的土地,但我省的滨海平原区基本上属于重度盐碱荒地,“盐碱地不长庄稼”是当地农民世代相传的“古训”,当地百姓都不在上面种植农作物,甚至认为改造盐碱荒地是异想天开的“白日梦”。

  如何让重度盐碱荒地长出庄稼,成了摆在科研人员面前的难题。

  传统的盐碱地改良,主要是通过淡水淋盐、抽取地下水、降低地下水位的灌排措施来实现,但由于滨海平原区淡水资源匮乏,地下水都是重咸水,传统的盐碱地改良技术难以利用。

  虽然滨海平原区淡水资源匮乏,但咸水资源丰富。怎样变劣势为优势?

  一个偶然的机会,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南皮试验站站长刘小京从海冰资源淡化中得到启示:能否在咸、淡水的冰点和融点不同上做文章。

  经过多次试验,刘小京和同事们发明了冬季利用咸水结冰灌溉淋盐改良盐碱地的技术。

  “这一技术利用的是咸水结冰冻融咸淡水分离的原理。”刘小京介绍,入冬前,在准备改良的土地上挖一个水塘,把挖出的土填在改造的土地上形成高台。入冬后,利用水塘咸水进行灌溉,在土壤表层形成冰层,由于不同矿化度咸水冰的融点不同,春季,高浓度的咸水先化入渗,之后融化的是微咸水,最后是淡水融化入渗,这样就对表层的土壤盐分有一种淋洗作用,进而达到土壤表层脱盐的目的。春季时,覆上地膜或植物秸秆,防止土壤蒸发返盐。这样,原来的重度盐碱荒地就可以种植作物了。

  经过2年试验,在小山乡含盐量高达2-3%的盐碱地上,经改良的盐碱地2008年棉花亩产达到400斤。咸水结冰灌溉淋盐技术开始推广,并被列入“渤海粮仓”项目实施。

  10月中旬,驱车进入“渤海粮仓”项目示范区海兴农场,与周围荒凉盐碱地上杂乱生长的碱蓬和芦苇形成鲜明对比。农场里,水塘和农田错落有致地分布着,田塘相间,农田一般高出水塘1米,田里生长着棉花、油葵、甜高粱等耐盐碱作物,充满生机和活力。

  这是我们利用咸水结冰灌溉淋盐改良技术台田造地的成果。”正在田里摘棉花的试验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夏收,示范区大良户村台田造地播种的耐盐碱小麦新品种小偃60,亩产672斤。今秋,小山村台田造地棉花亩产达500斤。如今,小麦、油葵、甜菜、甜高粱、枸杞、柽柳等20多种作物相继在重盐碱地上扎根、成活并丰收。

  “在几乎没有淡水资源、咸水矿化度较高的盐碱荒地上,以盐治盐,让不毛之地变良田,可谓增加土地存量的创举。目前,‘渤海粮仓’河北项目区已把六七百亩盐碱地变成了良田。项目实施期间,我们将改良20万亩盐碱荒地成为新增耕地。”河北项目区域首席专家、省农科院院长王慧军说。

  咸淡混搭,微灌喷灌——让淡水资源匮乏的土地解渴

  中科院院士李振声曾坦言:提升环渤海中低产区粮食生产能力,迫切需要攻克淡水资源匮乏和土壤瘠薄盐碱制约难题。

  水从哪里来?

  探索中科研人员了解到,虽然我省渤海低平原区淡水资源缺乏,但区域内蕴藏着70多亿立方米有利用潜力的浅层微咸水,利用率不足5%。”

  怎样把巨量微咸水变废为宝?省农科院旱作所科研人员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出了巧用浅层微咸水的精准咸淡混浇技术,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咸淡水的‘混搭’”。

  景县东堡定村是精准咸淡混浇技术利用的示范区,在村周围的农田里,深水井和浅水井相间、机井旁的压力混水罐煞是抢眼。

  “我们先在深水井旁打一眼35米左右的浅水井,测出浅层微咸水的含盐量,再根据深井和浅井的出水量、含盐量以及作物的耐盐性,确定精准的咸淡灌溉比例,用不同功率的泵把咸水和淡水抽入压力混水罐,进行咸淡水的精准配置,混合后的水可达到作物安全灌溉的最大值。”村党支部书记曹凤行饶有兴趣地介绍。

  “如今,抗旱耐盐高产品种、精准咸淡混配技术、咸水灌溉土壤保育技术、水盐智能快速跟踪监测技术都在我们村推广。今年,我们村2200亩小麦-玉米核心示范区,实行精准咸淡混浇和测墒节水灌溉等技术,在每亩年节约淡水70多立方米的前提下,小麦平均亩1162.2斤/亩,玉米平均亩产1516斤/亩。”曹凤行高兴地说。

  据了解,如今,仅衡水市就有4.8万眼浅水井利用浅层微咸水浇灌着农田。

  在开辟新水源的同时,河北项目区还在节流上做文章。

  深秋时节,宁晋县北楼下村小麦-玉米微喷灌高效节水水肥一体化示范田内,黑色的喷灌设备粗细不一地散落在刚刚播种的土地上,水龙头打开,不到半小时,十几亩地喷灌完毕。

  “今年是抢墒播种,表墒不好,为了保证一播全苗,必须浇蒙头水,这一水用喷灌比传统漫灌亩省10立方米水。”村民薛京敏说。

  探索大田作物微喷灌节水技术,是河北项目区为粮食增产提供水资源保障的措施之一。王慧军介绍,省农科院在宁晋县采用微喷技术进行小麦-玉米增产示范,核心示范区在实现“超吨粮田”的同时,年亩节水100-120立方米。

  “我们正在探索以咸补淡、以淡调盐、多水源互补高效利用模式,在不增加或者降低区域农业淡水资源用量条件下,实现粮食增产。”王慧军满怀信心地勾勒着“渤海粮仓”水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景。

  配套集成,良种良法——让中低产田跨入高产行列

  “集成技术应用的确能让中低产田变成高产田。”这是黄骅市二科牛村村民郭大田今年的种粮体会。

  作为‘渤海粮仓’河北项目区的技术依托单位之一,沧州市农科院今年在黄骅市示范区开展了“夏玉米宽窄行增密及配套种植技术”和“夏玉米一穴双株增密种植技术”示范。

  新技术的应用需要良种良法的配套集成,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项技术的作用。为此,科研人员还向农民推荐了适宜密植、抗倒伏的玉米新品种中单909,并提倡地膜覆盖和玉米双株密植技术配套实施。

  对于玉米密植配套新技术,郭大田将信将疑,于是,他的责任田6亩地采用良种良法配套技术,6亩地采用传统种植技术,结果采用新技术的地块多收了2000多斤玉米。望着另外亩产五六百斤的6亩地,郭大田后悔莫及。

  玉米双株增密旱作技术是“渤海粮仓”河北项目区滨海雨养旱作玉米增产技术示范成果。河北项目区还在9个示范区,分别完成了咸水利用、盐碱地治理、土壤改良、旱作增产、节水灌溉、品种筛选等各类试验700余亩,初步形成了河北环渤海低平原中低产田不同途径的增粮关键技术。

  “今年,我们推广了针对不同区域特点的河北环渤海增粮10项关键技术。今后,我省将建立粮食大幅增产技术集成模式5-7个,在低平原和滨海平原区分别建立8-10个千亩核心示范区、5000亩的技术示范区,示范区粮食年亩产提高200斤。”王慧军告诉记者。按照“扩面积、增单产、水保障”粮食增产思路,我省将建立政府与科研院所共同推进、企业与新型农业合作组织参与的多元化服务体系,到2017年,在44个县(市、区)示范推广区域粮食增产技术体系,应用面积1700万亩,区域实现粮食增产30亿斤。

  一个新的大粮仓正在渤海之滨崛起。(记者赵红梅)

 

关键词:渤海粮仓,河北项目区,盐碱地

责任编辑:杨晓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