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面老人为他披上独龙毯
在独龙江,李金徽的工作很繁杂:除了保障边防官兵的健康,还要完成日常的巡查执勤任务,连队的后勤、财务也归他管。可在李金徽心里,“做一名好医生”始终是最重要的本分——他诊治的病人包括了辖区群众。
独龙江路不好,时常有车祸发生。接到报警,他总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为伤员包扎。下乡走访时,也常常为当地群众免费体检治病。“生病了,就找李医生。”渐渐地,当地独龙族群众都愿意来找李金徽看病拿药。
2012年8月,李金徽在独龙江乡最北端的熊当村民小组走访时,听说有一位名叫莲字仙的文面老人已经卧病在床好几天了,大家都说她“快没救了”。李金徽立即赶到老人家里,一检查,原来是肺炎,还有救。
由于带的药品不齐,加上时间已晚,稳定病情后,李金徽就返回了。第二天一早,他和战友一起带足药品又赶到熊当村为老人输液。连续3天,老人病情明显好转。李金徽留足药品,又跟她的家人仔细交代服药剂量。过了一周再去探望,老人已经康复。
李金徽离开时,老人神情忧伤,执意给他披上独龙毯,抱着这个像儿子一样的战士舍不得松开。后来,李金徽才知道,披独龙毯,是独龙族群众的最高礼仪。
像莲字仙老人这样的“文面女”,素有“独龙族活化石”之称,现今在世的仅有28人。李金徽经常为她们进行体检,还专门建立了文面女健康电子档案。
在路险难行的独龙江,每一次出诊都得万般小心。李金徽还记得,有一次接到报警,说一处乡村工地有工人失踪,他挎起医药箱就出门了。“路很难走,就是一条挂在悬崖边的小路。”李金徽的医药箱挂到山体突出的岩石上,一个趔趄,差点儿就把他带下悬崖。缓过神来,没有耽搁,继续前进。
这样的危险,李金徽经历了不只一次。可每当听到有病人需要救治,他二话不说,又上路了。
这里有人生另一种独特经历
外表硬朗的李金徽,说起家人时有些沉默了,“亏欠太多。”
李金徽的父母在楚雄老家,“每年最多回家一趟,给他们买些衣服、保健品。”李金徽说,平时,每周都给父母打两个电话。可是赶上大雪封山,可能10多天都没有信号。等电话再次接通,父母的焦急和担忧隔山隔水地传过来,总是让他双眼蒙眬。
“独龙江的苦,从来不敢跟父母说,怕他们担心。”李金徽是个坚强、孝顺的儿子。
李金徽的妻子是丽江人,为了爱情,辞职跟到了怒江。可相聚的日子不长,李金徽就调到了独龙江,两人又分开了。
他们相恋3年,去年领证,碰上大雪封山,婚礼筹备也耽搁了下来,直到今年7月才举行了婚礼。因为晕车,妻子一直没有进过独龙江,开山以后,李金徽才能回家小聚。
每次回家,做饭、洗碗的活,李金徽都包下了。“我最拿手的菜啊,就是蕃茄炒鸡蛋。”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是很普通的家常菜,可是,能在一起吃饭就很幸福了。”
没有亲身体会,很难想象大山深处的孤寂。下班以后,李金徽喜欢打篮球、听听歌,想想山外的父母和妻子。“上初中时,舅舅当兵,看他穿着军装,很羡慕。”李金徽说,“可是现在知道了,军人的荣耀和光环背后,是太多的辛酸、汗水,甚至血泪。”
李金徽坦言,跟在城里工作的大学同学通电话时,他也羡慕过他们能经常出入大商场,能穿着体面的西装、皮鞋,能每天都与妻儿厮守。“但我没有后悔当初的选择。他们的物质生活是比我好,但在独龙江,是人生的另一种独特经历。”
记者问,“和那些没从军的同学相比,你有什么不同?”李金徽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转述了他一位同学的话:“别看有时候你们穿着便装,走在街上一眼就能认出来!”
“那你希望在独龙江还呆多久?”记者问。
“越久越好。”李金徽坚定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