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军落马源于对高铁的跟踪审计
●对政府债务来一次彻底的摸底
●中国审计模式推动联合国改革
社会舆论认为他“低调”,同事反映他“严格、务实”,师友评价他“廉洁”,而他最赞同家人对他的评价——“忠诚”。他是刘家义,中国审计署审计长,2013年接任世界审计组织主席。
9月17日,刘家义出现在央视《对话》节目录制现场,对大家一抱拳,一口“川普”,迎来一片掌声。在随后近3个小时的节目录制中,记者在现场,全程直击刘家义最真实的“审计表情”、最生动的“审计语言”。
他是“审计老兵”,见证了审计署自1983年成立以来的全过程,但公众熟悉他、熟悉审计署,更多的是从那些大案要案开始。从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王益,到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这些案件的查处都是发端于审计领域。
尽管审计署不是专门查腐败案件的部门,但事实上它在“反腐风暴”中扮演的是披荆斩棘的角色,也为它赢得了民间如潮的掌声。
“单纯用经济数据来讲的话,这些年在审计署层面,通过我们的审计工作,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2000多亿元,推动完善制度1800多项。与此相关的,揭露出重大的违法违规和经济案件,移交给纪检监察、司法机关立案查处的1000多件。在审计署层面查出的这1000多件,基本都是大案要案。”刘家义说。
今年是审计署成立30周年。6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视察审计署时表示:审计是我们国家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利益的“捍卫者”、公共资金的“守护者”、反腐的“利剑”、权力监督的“紧箍咒”、深化改革的“催化剂”。
今年也是世界审计组织成立60周年,在10月22日北京召开的世界审计组织第21届大会上,刘家义接任世界审计组织主席。
刘家义如何带领审计署,成功担纲这样的重要角色?
刘志军案件上报前
审计长沉默了一个小时
2011年,提出“铁路跨越式发展”、被称为“中国高铁之父”的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被免职。今年7月,法院作出一审宣判,数罪并罚,决定对刘志军执行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刘志军的落马,正是栽在了他大力推动的高铁建设上。该案浮出水面,源于审计署对高铁建设的跟踪审计。
“所谓跟踪审计,是高铁边建设,我们边审计,一段时间审计一次。审计是非常光明正大的,并不是悄悄进行的。按照《审计法》规定,我们要审计某个单位,事先要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开审计前见面会,然后再开展相关审计工作。”刘家义介绍说。
从事后审计到全过程跟踪审计,也是中国审计理念和审计方法的一个重大变化。2009年,刘家义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的审计报告中首次出现了“跟踪审计”的概念,当年即对高铁建设、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事项进行了跟踪审计。跟踪审计是为了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妥善处置,避免损失。
“在对高铁建设的跟踪审计中,审计到一家国有施工企业时发现,它把一笔款项汇给了一个第三方,当时审计人员就觉得奇怪:一家国有企业,从铁道部承包工程,怎么还要给第三方钱,而且这个第三方还是一个个体老板?”刘家义回忆,当时这种情况引起审计人员高度关注,调查发现该个体老板收的是项目介绍费,也就是中介费。国有企业从铁道部拿项目,为什么还要交中介费?审计人员顺着这个线索往下查,女商人丁书苗浮出水面。
刘家义说,上述国有企业后来给审计部门提交了整改报告,说这笔款项已经退回来了。但审计人员又发现,该国有企业是拿另外的钱去补充这笔款项,造了个假。“为什么造假?因为他们怕这个事情说出来以后,影响它以后再从铁道部拿工程。”
事件的态势已经升级,调查发现,这不是一起普通的腐败案,作为原铁道部最高长官的刘志军可能牵扯其中。
“但是,作为审计人员,法律把这个职责交给你,党和人民把这个职责交给你,那么,无论是谁,我们一旦发现问题,都要一查到底。”刘家义说。
按照法律职权,高铁审计查到丁书苗这里,已经不能对她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审计署随即将有关情况移送相关部门。相关部门顺着线索深查下去,就发现丁书苗与刘志军直接相连,案件大白于天下。
“审计机关不是专门查腐败案件的部门,它的职责是监督,也就是说,一个人不管有问题没问题,都要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发现重大违法违纪和经济犯罪案件的线索。在审计部门的职权范围之内,没有查出来,查出来没有如实报告,报告了没有依法处理,不仅是工作上的严重失职,而且在客观上起到了‘包庇犯罪’的作用。”刘家义说。
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王益受贿案,也来源于审计部门提供的线索。审计署在对国家开发银行的审计中发现,2003年5月,该行违规向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发放3亿元贷款,开发区管委会以“融资奖”的名义,向帮助其联系贷款的公司发放1625万元。审计署将此案件线索移送有关部门立案侦查,最终发现王益等人从中收受贿赂1000余万元。王益于2010年4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刘家义说,一些领导干部最终陷入腐败案件,会令他感到愤怒,因为这些人手握党和人民交付的权力,承担着更高的期望。
“刘志军、王益,都跟我很熟。在刘志军这个案子上,那一天,我要在审计报告上签上我的名字,这就意味着,要将案件报送相关部门,立案侦查。我在办公室沉默了将近一个小时。”刘家义说,他的纠结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审计部门有很多事情要去做,时不我待;第二,与经济社会发展有关的制度建设,需要完善;第三,党的领导干部出现一点问题,都是对我们党的形象的损害。”
审计署不是“万能署”
“审计风暴不能是常态”
包括刘志军案、王益案在内,审计部门在加强干部监督管理、揭露和惩治腐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0年12月,《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公布,规定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应当依法接受审计监督,可以在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进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也可以在领导干部不再担任所任职务时进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
2012年12月,刘家义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披露,2012年1—11月,共审计领导干部2万多人,其中省部级31人;查出领导干部负有直接责任的违规问题金额170多亿元,280多人被移送纪检监察等部门处理。
审计部门掀起的“反腐风暴”一直被民众寄予厚望。对此,刘家义指出,老百姓最盼望的是风调雨顺,而不是狂风暴雨。如果风调雨顺成为常态,成为法制,在一个法治社会,在一个常态的状况下,就不一定需要风暴。“‘风暴’是某个特殊阶段的特殊手段,推动制度建设,靠制度堵住财政资金漏洞,少出问题,最好不出问题,才是审计的最终目的。从我国审计的发展进程看,当‘审计风暴’成为一种常态后,就必须从推进制度健全完善层面寻找突破,更加有效地发挥审计监督的建设性作用,从更深层次回应‘审计风暴’之后社会公众对于加强审计监督的关注和期待。”
审计的职责,不仅是揭露问题、纠正问题,还要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的对策和建议。就反腐而言,审计揪出贪腐官员固然重要,更关键的是要用审计成果来倒逼体制、机制的改革,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是审计署特约审计员,对审计制度有深入了解。在王雍君看来,审计是清除腐败的强大力量,但审计署不是“万能署”,必须在强化审计的同时,加强相关制度的建设。“制度建设重在防火,而现在很多工作是在救火,防火胜于救火。首先要建立预防腐败的制度和程序;另外,可以从会计制度着手,如果能对每笔公款进行实时监督,通过会计能够更快地对资金进行追踪,审计工作就不会那么累。”
近年来,“老虎”屡打屡现,除了可以用“反腐大网越收越紧”来解释,同时也反映出反腐形势的严峻。如何让民众对反腐有信心的同时,还要多一份耐心?
刘家义说:“当前社会发展有三个关键词:反腐、改革、发展。反腐、改革是两个轮子,支撑发展这辆车。任何一个轮子偏了,车都要翻,就没有发展。仅靠反腐是不行的,也需要改革,包括体制、机制的改革,就像习总书记说的,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审计长遭遇“鸿门宴”
当了五年多的审计长,摸了那么多“老虎”屁股,遭遇“鸿门宴”、与说情者周旋,对刘家义来说是难免的。不过,“现在找我的人越来越少了”。置身高位,又是在“风暴口”的部门,刘家义有怎样的处世哲学?
时光回到30年前,1983年9月15日,审计署正式成立,成为国务院组成部门之一。之后两年,全国县级以上政府普遍建立了审计机关。刘家义就在1984年进入四川省审计厅,担任二处副处长。1996年,40岁的他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副审计长。
风头正劲的刘家义却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媒体报道他每次因私回四川成都,都悄无声息。以至于2001年母校西南财经大学50周年校庆,他就住在外面,校方竟毫不知情。五年后的又一次校庆,他的老师、著名财政学专家刘邦驰好不容易劝他参加,他却仍要求校庆不要有他的事迹介绍。
面对别人邀约,刘家义甚至显得有点“不近人情”。“出来吃饭是例外,不出来吃饭是原则。”刘家义说,破例往往是为了远道而来的老师、师兄弟,找一个地方或者到家里去吃饭,自掏腰包买单。师友深感他的低调与廉洁。
为了防止有些饭局变成替人求情的“鸿门宴”,刘家义自备了两个问题作为挡箭牌:“你认为值不值得跟我说?你觉得他应不应该这样做?”往往能问得对方哑口无言。
“如果接到电话谈某个审计项目,我马上说,我知道了,你既然这么关心,我催他们尽快办,马上办,今天晚上就把它办完。现在越来越没有人找我求情了。”刘家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