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新的支持。据财政部网站17日消息,中央财政将下拨5亿元人民币用于提升高校的创新能力。
财政部称,这笔5亿元的“2011计划”专项资金将主要用于创新团队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合作交流以及日常运行等几个方面,重在推动协同创新中心的体制机制和模式平台的改革创新,提升高校创新能力。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由教育部、财政部于2012年5月联合启动。这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战略举措。
“2011协同创新中心”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类型,涵盖了生物医药、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新型材料、纳米科技等多个领域。
截至2013年6月,全国共计培育了167个协同创新中心,目前已有14家中心通过认定。
按照此前的计划,中央财政将对通过认定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给予引导性或奖励性支持。财政部17日表示,科学前沿类的4个中心每个可获得5000万元;文化传承类、行业产业类、区域发展类的10个中心每个可获得3000万元。
随着中国进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要解决发展方式粗放、低水平重复建设、核心技术缺乏、品牌少、价值低等问题,迫切要求提高创新能力。
科技部部长万钢曾指出,要提高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必须要以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为动力。
在企业、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及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中,高校和研究机构被视为知识创新的源泉。
为了调动高校在创新方面的积极性,中国近年来提供了大量“真金白银”。据悉,教育部科技奖励自设立以来,已累计授奖28次,获奖人员达6万多人次。
当前,中国研发人员数量在不断壮大,发明专利稳居世界第三,SCI(科学引文索引)的论文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二。(李晓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