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蕾正在给顾客贴手机膜。记者陈浩然摄
这个长假,记者发现在武汉三镇有一群“誓不啃老”的85后、90后“毕摊族”:他们都是已经毕业的大学生,都有着自己的正式工作,他们白天上班8小时,下班后马不停蹄“奔赴”各大商圈的“黄金宝地”摆摊淘金,贴膜、卖小饰品、卖收纳盒……“毕摊族”们每个月的副业收入不少于三四千元,甚至超过正式工资!“毕摊族”们纷纷表示,“啃老”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行为“实在太丢脸”,肯动脑筋能吃苦,月收入万元不是梦!
昨晚8点半左右,在武广商圈万松园路路口,一个专给手机贴膜的小摊前站了不少正在挑选各式各样手机贴膜的顾客,一名打扮入时的武汉妹子一边和顾客聊着天,一边熟练地给手机贴着膜。不到15分钟的时间,她就给3部手机贴好了膜,“今天生意不错,估计能贴一二十部手机。”摊主刘蕾高兴地对记者说。
将爱好发展成副业
2012年,刘蕾从湖北一所二本院校毕业后进入一家建筑材料企业从事行政工作,每月不到3000元的工资让喜欢购物和美食的刘蕾深感不够用,老想着自己做点什么副业。
平时喜欢摆弄手机的刘蕾经常给自己的手机换个漂亮的贴膜或加上些小配饰,“身边很多朋友看到后都很喜欢,常常让我帮他们贴膜。”练得一手好手艺的刘蕾,从今年7月开始,利用下班和节假日的时间在万松园路口摆了一个给手机贴膜的小摊兼营手机壳和充电器等配件。“只要公司不加班、天不下雨,我7点半就会出摊,一直到十点,平均每周出摊三四次。”
现在刘蕾主营“高端、个性”的贴膜,根据手机膜的质量和图案不同,刘蕾将自己的商品分成了25元、35元、40元三个档次。“生意差的时候一晚贴三四张,净挣五六十;好的时候一晚贴十几张,能挣三四百。平均日收入一两百元,一个月仅出摊15天,每天两个多小时,一个月就能挣两三千元。”
“啃老太没技术含量”
刘蕾每天五点半下班后要坐近一个小时的公交回家,迅速吃完饭后就拿着小桌子、小凳子、台灯等“淘金装备”赶赴万松园路口,“去晚了就没有好位置了。”
根据刘蕾的九字秘诀“一撕、二贴、三擦、四检查”,一次正常的贴膜只需要两三分钟,但如果起风“就掉得大了”,风吹来的灰尘会影响贴膜的质量,这时贴一张膜常常要十来分钟。为了平复顾客因等待时间长而产生不耐烦的情绪,刘蕾会边贴膜边同顾客聊天,“还聊出了几个老客户,隔三差五的就会带着朋友过来贴膜”。没生意时,刘蕾会用随身带着的ipad看下载好的英语课程,“我想过两年出国读个研究生,守摊的空闲时间刚好看英语。”
在谈到钱不够用为何不向父母求助时,刘蕾鄙视:“啃老?太没技术含量了吧!”。从大学开始,能歌善舞的刘蕾就经常参加一些商业演出,自己挣零花钱。
上班后,刘蕾也一直节假日做路演兼职。今年夏天,发现手机贴膜大有商机后,刘蕾又在下班后的时间干起了手机贴膜。
刘蕾现在的月收入是“三三制”:每个月工资两三千、路演挣两三千、贴膜挣两三千,生意好的时候每月总共收入近万元。“其实只要肯动脑经,能吃苦,就不会挣不着钱。”刘蕾感叹武汉现在遍地商机,一些不起眼的小生意往往藏着“大元宝”。还有年轻人在家“啃老”,这实在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