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_404页面
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新闻频道 >> 经济快讯

尚义县七甲乡调研:田间地头如何对接大市场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 2013-09-21 09:28:37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在基层——尚义县七甲乡蹲点调研(下)

  田间地头如何对接大市场

  作为蔬菜之乡,七甲乡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一半多来自种菜。种出的菜只有顺利地卖出去,那些辛劳才有意义,可有时卖难还是不期而至。

  “甘蓝垒墙,西芹上房”描绘的就是卖难出现时的情景,收获的菜无人问津,白白烂掉,菜农丰产不丰收。尚义县委书记孙海东有一次到村里和菜农座谈,话没说几句,十个人呼啦走了六七个,原来是收土豆的菜贩来了。“几位农民围住菜贩,不停地说好话,而菜贩背着手,叼着烟,一再压价。”这一幕刺痛了孙海东,“只有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才能改变菜农在市场中的弱势地位,避免蔬菜产业的大起大落。”

  “如今,菜农看菜贩脸色卖菜的情况大为减少。”通过“农超对接”、“农企对接”等,七甲乡超过60%的蔬菜不再依靠小菜商、地头经纪人销售,而是实现了订单式生产。在这场销售方式的变革中,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担负起了重任。

  “菜农单打独斗成不了气候,必须‘抱团’闯市场。”杨军曾是当地有名的蔬菜经纪人,2008年12月他牵头成立了甲天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张家口的合作社中率先与北京超市开展“农超对接”。“一家一户没办法和大客户对接,人家也不愿意和散户打交道。成立合作社后,就相当于在千家万户和大客户之间搭建起了一个平台。”目前,甲天合作社已与超市发、物美、华普、首航等4家北京连锁超市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年外销蔬菜5万多吨,带动菜农户均增收1万多元。

  “农超对接”实现了菜农和超市的共赢。对菜农而言,按照合作社的生产计划专心把菜种好就行了,销售由合作社统一负责,不用自己操心,价格一般还高于当地市场价。据介绍,经由合作社销往北京超市的蔬菜,甘蓝每公斤比市场价平均高0.06元,白菜平均高0.05元。对超市而言,由于是从田间地头直接进货,减少了中间环节,销售时有价格优势,平价蔬菜甚至成为吸引客源的一种手段。北京一家超市负责生鲜商品采购的董经理说,即便个别年份某种蔬菜产地价格出现大幅下滑,他们也会参照菜农的成本按保护价收购,“我们算的是长远账,一个稳定的供应渠道对超市而言十分重要。”

  合作社是由菜农组成的闯市场的“联合舰队”,农业龙头企业则是带领菜农闯市场的“领头雁”。近年来,青岛浩丰、日本三通、山东亲百利等6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相继落户七甲,使七甲蔬菜不仅行销国内市场,还实现了出口创汇。去年在蔬菜市场相对疲软的情况下,这6家公司外销蔬菜3.6万吨,占全乡蔬菜总产的40%。

  青岛浩丰在七甲有4500亩生产基地,全部通过了美国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其中有机蔬菜认证基地1500亩、出口基地2000亩。他们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和菜农签订协议,统一为菜农提供种苗、化肥、农药和销售服务,目前共发展订单户1350户。和这家公司已经合作了3年的菜农田燕青,今年已经卖了4茬生菜,收入13万多元。他说:“大树底下好乘凉。我负责种,公司负责收,只要质量过关,销售不成问题。”

  青岛浩丰尚义分公司经理王刚介绍,在国内他们的主要客户是几个大型速食连锁经营机构,国外客户则集中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菜农交售的生菜经过分拣、保鲜处理等工序后,用集装箱外运,一般三天后即进入韩国市场,十天后进入新加坡市场。”去年,七甲乡蔬菜出口创汇600万美元,在尚义县各乡镇中名列第一,其中青岛浩丰尚义分公司一家就实现出口300万美元。

  市场中闯荡的经历,还唤醒了七甲菜农强烈的品牌意识。“过去我们的蔬菜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山东、河南等地客商收购后贴上自己的商标,身价立刻就提高。”据尚义县副县长金贺双介绍,这两年仅七甲乡就涌现出好几个蔬菜品牌,比如甲天合作社的“七甲山”、青岛浩丰尚义分公司的“绿行者”等,“绿行者”还被评为河北省著名商标。

  “下一步,我们还将加大蔬菜就地深加工的力度,力争实现由单纯卖蔬菜到既卖蔬菜又卖蔬菜产品的转变。”七甲乡党委书记韩桂峰介绍,青岛浩丰蔬菜保鲜加工项目目前已经完成选址,即将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建设一个2000平方米的加工车间和8个1200平方米的保鲜蔬菜存储库。2015年项目建成后,年蔬菜加工能力可达1万余吨。“到那时,七甲的蔬菜在销售方面就能实现‘两条腿走路’,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蔬菜,对接市场

责任编辑:尹琨山
长城网_404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