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普通话宣传周 承德滦平:标准普通话听我说
普通话语音采集地 一进金沟屯小学的大门,一块刻着“普通话语音采集地”的石碑赫然入目。 1953年,国家有关工作人员曾先后两次来到滦平县金沟屯镇金沟屯村进行普通话标准音采集。在最终制定的结果中,金沟屯当时采集所发出的音与普通话最为接近。 石俊勇今年68岁,是60年前的普通话采集对象。 记者来到老人家里的时候,他正准备去地里削葫芦。说起当年的情形,老人放下镰刀盘着腿回忆起来。1953年,石俊勇才8岁,正在金沟屯小学读1年级。在课间的时候,他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两个陌生人让他读几篇课文。“我还记得呢,当时让我读了三篇文章,一篇《上学了》,一篇《放学了》,好像还有一篇是《大力听爸爸讲故事》,我读完之后,大家都夸我读得不错。”老人笑着说,当时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不过村里外地人来得比较少,所以印象很深刻,直到后来才知道这是上面来人采集普通话了。 当时,金沟屯村有三个人参加了普通话采集,除了石俊勇以外,还有白凤然、郝润德两位老人。面对记者,石俊勇老人又拿了张报纸挑出了一篇文章朗读了一遍,发音字正腔圆,真如播音员一般! 普通话成就梦想 “我们村的人,去哪儿,人家都另眼相看。”天生说就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让以前的金沟屯村人外出打工有了不少便利;而这几年,“普通话”已经成了当地越来越重视的一张文化名片,村民们因此也有了更多的期待。“我觉得我们村里的人,外出当个教普通话的老师那是一点问题也没有,”性格爽朗的白立红大姐笑着说,“我们村的这些妇女们,外出当月嫂啊、当幼教啊都特别受欢迎。人家一听你说话,当下就拍板要人了。”白大姐告诉记者,自己刚报名参加了金沟屯镇的月嫂培训班,9月12日正式开课,到时候学习一些技能,加上天生就有的普通话优势,农闲时去城里找个好工作肯定不发愁。 金沟屯小学五年级12岁的赵凌云是个漂亮的大眼睛小姑娘,声音如同银铃一般悦耳,她告诉记者,自己挺爱读课文的,也知道村里人普通话说得好:“我们说话就和电视上一样。”赵凌云对记者说,自己前几天看电视,看到了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上给大家讲课,非常羡慕:“我的梦想就是也当一位宇航员,到太空里给大家讲课。” “我小时候到北京我三大爷家里的时候,就有人夸我普通话说得好,说,嘿这小孩儿说话真利索!”赵凌云的同学白守山说,他现在最爱看新闻节目,每天都会看央视四套的《今日关注》,说起未来的梦想,小伙子大声说:“我想长大后,去中央电视台当主持人!” 当地一位干部介绍,几十年前,人民大会堂、总后、总政等大机关的一些招待所开始专门到滦平招服务人员;上世纪90年代,山东一些县电视台还专门来滦平招播音员;滦平的保姆在北京受欢迎,都是因为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高雅、端庄、大气。 县教育局一位负责人说,现在每年全县以播音主持专业考进大学的都有二三十人,现在在外面当主持的滦平人很多。 比北京人说话更标准的由来 石俊勇老人认为,滦平的普通话纯正,是有很多原因的。这里的居民基本上都是在清朝时候,驻守驿站、行宫的人员留下的后裔,说的都是官话。除此以外,在改革开放以前,金沟屯人比较保守,加上交通也不方便,很少有人出门:“原来我们村出一趟门特别不方便,周围都是大山,去趟承德还要走水路,从滦河上乘筏子出去。另外,我们村里和外面人结婚的也比较少,偶尔有人娶回一个外地媳妇来,口音也得被我们慢慢同化了。” 本地文史专家、滦平县政协副主席王国平对记者介绍:明成祖的时候,因为战争原因,长城外的滦平县各个村落的人被全部迁到了现在的保定、蔚县、北京房山一带。滦平一带一度成为“瓯托地”(蒙语,无人区)。清朝入关以后,多尔衮开始实行圈地令,康熙八年废止圈地令,那些迁走的人从京畿等地再迁到古北口外,在滦平建了二十四庄,包括五条御道、八大行宫、二十四黄庄等清朝的组织机构都设在这里,现在的滦平县60%都是满族人。 官话是朝廷规范使用的正统语言,既剔除了满清人带来的东北口音中的土语,也减少了北京化土著人的儿化音。 1955年,国家正式成立国家语委,制定了语言方案,当时起的名字叫官话,普通话这个概念是后来才有的,正式方案1957年制定,1958年正式公布。在这个方案里,很大程度上都是参照了专家到全国各地去采集语言的结果。考虑了历史的传承、影响的广泛等要素。“普通话的定义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北京人的语音没有错,但‘儿化’、‘省字’的习惯使北京口音与普通话有更多的距离。而滦平,由于没有土著人的影响,使用的是‘官文’,说的是‘官话’,‘官’就是规范的意思。滦平话不是普通话发源地,但滦平的话更接近普通话制定的规范。”王国平说。 |
关键词:普通话,标准,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