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速读中国

莫让少儿读物变“毒物” 聚焦当前少儿出版物市场

来源: 新华网  
2013-09-13 08:35:24
分享:

  9月初至10月底,一场重拳整治少儿出版物市场的专项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随着出版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已成为世界级的出版大国。但与繁荣并存的,是一些内容低俗、质量低劣的少儿出版物,对青少年的阅读质量乃至身心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专项行动启动之际,接受采访的诸多人士,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出版人,都认为治理少儿出版物市场势在必行。

  部分“毒物”入侵少儿阅读

  “从规模上讲,我国是当之无愧的少儿出版大国。”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说。据统计,全国581家出版社中有523家都在出版少儿读物。近五年来,少儿出版实现持续增长,从2007年的10460种增至2012年的31059种,每年增幅都在40%以上。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明天出版社等一批优秀专业少儿出版社不断做大做强。此外,我国还有260多种少儿报刊。

  尽管繁荣,但少儿出版市场并不能令人满意。一些含有淫秽色情、凶杀暴力、恐怖残酷、荒诞离奇等内容的图书,严重妨碍了青少年身心健康。

  在一本由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的名为《不倒过来念的是猪》的书中,不仅有混淆是非、歪曲传统道德价值观念,如“级别最高的流氓学者是王安石”“最让女人割舍不下的流氓学者是司马相如”等,也不乏格调低下、色情低俗的内容。除了荒诞恶搞,一些不良少儿读物里还出现了“丰乳翘臀”“身材火辣”这样成人化的语言。

  对于这些出版物,很多网友表示“无法理解”。家长普遍认为,好的少儿出版物应该是“以光明、希望和正能量为主”,给孩子们一种潜移默化的、含蓄的正面引导,使幼龄儿童在思想上、情感上有所感染,而不是传递负面元素。对不良少儿出版物进行打击的专项治理行动恰逢其时,让家长放心。

  少儿出版物为何“少儿不宜”

  “如果有些书你都不想给自己的孩子看,你怎能出版给别人的孩子看呢?我认为,经济利益驱使是最主要原因。”《儿童文学》杂志主编徐德霞说,目前,以书刊为主的少儿出版物是图书零售市场为数不多保持较好增长势头的板块。面对着被日益压缩的出版市场,出版商将少儿读物出版视为“最后的蛋糕”,都在争抢瓜分。在2013年上半年大众畅销书前100名的上榜席位上,少儿类上榜图书达52种之多。

  记者了解到,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专业少儿出版社、非专业少儿出版社和民营少儿图书出版机构形成“三足鼎立”的出版格局。少儿出版成为真正的买方市场,是市场参与度最高的出版领域之一。

  有专家也指出,一些少儿出版物之所以出现低俗化、浅薄化和娱乐化现象,出版业过分逐利是重要因素。徐德霞指出,近些年,国内出版业存在“GDP崇拜”情结,总觉得出版产业化了,对利润的谋取应该是首要目标。少数出版人甚至放弃文化理想和社会责任,只重眼前的蝇头小利,这是真正的本末倒置。

  部分专家也提出,出版的风气与社会的浮躁密切相关。大众寻求肤浅文化、追求感官刺激,也加剧了文化娱乐化趋势,少儿出版物也不能独善其身。

  治理少儿出版物市场应多措并举

  少儿出版市场的健康繁荣离不开少儿阅读的大力推广。“重视少儿阅读是一个国家成熟的标志,是一个民族爱护自己下一代的标志,是有远见的标志。越是先进发达的国家,少儿阅读抓得就越好。”中国出版协会少年儿童读物工作委员会原主任海飞说。

  从世界各国情况看,青少年的阅读推广应该是国家行为、由政府来主导。海飞认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连续10年举办“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就是很好的形式。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儿童文化研究院院长方卫平建议,在国内推行童书分级阅读能有助于改善儿童出版和阅读的纷乱现状。一种科学、有效的童书公共分级制度往往包括了对少儿心理接受能力、认知能力和识字量等的详细标准,它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各个年龄段儿童阅读环境的适宜性。

  “要保障孩子阅读质量,根本还是要靠提升父母、教师等人群的素养,使其对儿童开展有效阅读指导,让好书进入孩子视野。”儿童作家孙卫卫表示。

  在欧美国家,对童书进行审查的组织往往由来自图书馆、学校和父母的力量自发组成,目的是阻断“坏书”流入儿童阅读通道。阅读推广人王林也表示,政府应借助专业学术团体的力量,告诉大家什么是好书。

  徐德霞还提到,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还要加强对少儿出版物集中销售的场所、批发零售单位、报刊亭、城乡集市及网络书店等进行常态化检查,确保为青少年成长的周边环境不受“文化垃圾”的污染。

关键词:少儿读物,聚焦责任编辑:尹琨山